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赏析

朝代:五代 作者:冯延巳 出自: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更新时间:2018-03-22

这是一首春词,主题是咏春惜别,伤年华之易逝,叹良会之难得。

此词全用仄韵,全词十句八韵,除下片第四句和第五句分用平韵外。余均一韵到底。

上片四句每句有韵,第三四句构成对偶句。起句突出一个“春”字。以下即围绕“春未到”而展开写景。“晴雪”犹在,表明春意尚薄。小园里雪压冰欺,百卉仍沉睡未醒,故曰“春未到”。虽是如此,但报春的早梅却在池边探头探脑了。第二句承前而有转折,“梅自早”,有梅得春先,冒寒一枝独放之意。第三四句仍照应首句而作了有力的渲染。“鹊衔巢”是说鸟类在衔草筑巢。主语“鹊”之前,有个作为修饰语的名词“高树”,即高高的树上。因为树高风大。故鸟类仍然需要在春天将到未到之际修筑好自己的巢,以抵御寒气的侵袭。“斜月明寒草”中“斜月”与首句,“晴”字相应。“寒”字与“雪”字相应。既然有月,当是夜间。天是放晴了,草上还带有残雪,这就使得月光下的白草显得格外晶莹皎洁。这上片四句纯属写景,从“小园晴雪”开始,写到“池边早梅”,再写到“高树鹊巢”,最后到“斜月寒草”收住。这四句上下连贯,紧凑而又层次井然。随着作者的移步换形,虽在小园,却能一句一个景、一步一个境地引人人胜。尽管春尚未到,嫩寒犹甚,读来仍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三、四两句,构思精巧,意境深邃而造语自然,堪称佳制。

下片六句,写景言情兼而有之。按其顺序,前三句可分两段,前两句写景物,后一句写入事。前两句正面歌颂,后一句意在转折,深致感叹。这三句意思简明,在于赞美江南一带的山川风物。不过,在赞美之余,亦发出感叹,山河不老,而人物却在不断变换,“昨日少年今白头”,人生原是十分短暂的。此句反跌前句“风景好”,并为引起下文提供依据。有联系上下文、穿针引线的功用,极见关键。“相逢”以下三句一气呵成,以劝饮、惜别为主旨,又可分为前一句劝酒。后两句惜别。后因前果,脉络分明。这三句又与下片前三句互为因果。正由于金陵道上风光明媚,而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嘉会无常,故人们应珍惜这大好时光,利用这短暂的相聚,杯酒联欢,畅叙衷情。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也是这首词的主题。当然,作为封建士大夫代表人物的冯延巳,他的思想境界,只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他的感叹人生离多会少,虽有普遍性,总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尽管如此,这首词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技巧,仍有其独到的一面,尤其是他以平易之笔写纷纭复杂心事的手法,于后人不无启迪。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08924.html

冯延巳: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993.html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是南唐词人冯延巳所写的一首闺怨词,被收入《唐五代词》。此词描写了思妇深夜酒醒起身后的所见所感,用富用有特征性的细节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思妇惜念旧欢、孤寂凄苦的心理情感。词人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过去爱情生活的深深眷恋。

词人此词写于南唐(937年-975年)后期,其时南唐受周、宋威胁,岌岌可危,词人自身在朋党倾轧中屡遭贬斥,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词人忧心国事,壮志未酬,但迫于时代限制不得不含蓄隐晦地表达,只好通过闺中怨妇的内心视角写下了这首《鹊踏枝》。

作者冯延巳资料

冯延巳

冯延巳的诗词全集_冯延巳的诗集大全,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 查看详情>>

冯延巳古诗词作品: 《三台令·南浦,南浦》 《寿山曲·铜壶滴漏初尽》 《采桑子·西风半夜帘栊冷》 《酒泉子·庭下花飞》 《归自谣·寒山碧》 《抛球乐·酒罢歌馀兴未阑》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鹤冲天·晓月坠》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