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汪中的诗 > >赏析的意思

哀盐船文赏析

朝代:清代 作者:汪中 出自: 更新时间:2018-08-07
此文的艺术特点包括:
(1)叙事生动,描写细致。文章描述失火情状,一面以时间先后为主轴,统率整个事件的描写次序;一面又从失火时的环境、氛围、船民垂死挣扎及死后形骸枯焦的各种凄惨景象展开,多方面地再现出当时火焰冲天、烟雾迷漫、群声嘶号、焦尸浮江的惨况;描绘逼真,设喻贴切,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情感流走,控纵自如。此文通篇流贯着哀矜痛苦的悲悯之情,这与作者能熟练运用骈文的艺术技巧密不可分。首先是承继了六朝骈文长于抒情、善于夸饰的特点,讲究对偶和用韵增强了文章的咏唱情味和声调之美,更显凄楚动人;其次是把用典、藻采化解在对场面和人物的具体描写中,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3)运笔圆活,富于辞采。此文既有全景的鸟瞰,又有局部的刻划;描写之中情感洋溢,叙事之末归于议论,笔法灵活,气脉贯通,一洗传统骈文板重、粘滞之弊。此文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既有骈文句式整齐、音律和谐的优点,又骈散兼行,挥洒自如,似信笔写成,故语言典雅而不失其自然,工整而不失其生动。
王念孙在《述学》序中评价说:“至其为文……当世所最称颂者:《哀盐船文》……盖其贯穿于经史诸子之书,而流衍于豪素,揆厥所元,抑亦酝酿者厚矣。”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卷四中评价说:“汪中的骈文所以特出于当世,不仅在于他的有学和词采,更重要的在于他有真实的思想感情。他的每一篇作品,都不是率意而为,也不是无所为而为,而是经过长期的准备酝酿,发抒其不得不言的产物。他的骈文,确实如刘台拱《遗诗题辞》所说的‘钩贯经史,熔铸汉唐,阔丽渊雅,卓然自成一家’。”

哀盐船文: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756.html

汪中: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364.html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作者汪中资料

汪中

汪中的诗词全集_汪中的诗集大全,汪中(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人,祖籍安徽歙县。清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 的杰出代表。乾隆四十二年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能诗,工骈文,所作《哀盐船文》,为杭世骏所叹赏,因此文名大显。精于史学,曾博考先..... 查看详情>>

汪中古诗词作品: 《过常州·百里延陵问水程》 《失题·西风官阁别平津》 《呈均弼先生》 《赠对琴先生》 《剑潭移居·身世飘零我自嗟》 《答观鲁·崇兰泣秋渚》 《秋萍·寒流如镜碧烟和》 《雨中赵州社观牡丹》 《答观鲁·驾言涉溱洧》 《题秋江听笛图

《哀盐船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