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赏析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他写过一首《闲吟》:“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其《醉吟二首》中也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之句。白居易后来沉溺佛法,虽然把功名利禄的心思淡薄了,却还不能完全泯灭写诗的欲望和习惯,所以说诗像一个妖魔,连佛法也降不住它,经常光顾。这把文学艺术的魅力写得很生动。黛玉这首诗的第一联就说诗魔缠身,创作冲动不由自主。这很符合黛玉的个性特征,林姑娘的确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长吟短赋,经常触景生情,发于章句。同时从作诗的角度说,这两句也是开门见山,直切“咏菊”的主题。全句说为了想出新奇的诗句,站在篱笆前,靠在山石上,苦思冥想。
第二联说诗兴来了,就信手挥毫,对月高吟。庚辰本、己卯本、在俄本、戚序本、蒙府本、舒序本、杨藏本、甲辰本、北师大本都是“运秀”,程高本改成“蕴秀”。“运”的动作性更强,把写诗时的灵感勃发表现出来了。从对仗的要求说,“毫端”对“口角”或“口底”比较工稳。口噙菊花香气对月吟菊花诗,“噙”字有一种品味的意思,既有品味花香也有品味诗句的意味,这确实是一种很美的意境,所以后来李纨等人都一致推崇这一首为菊花诗之冠。但作者又让黛玉自谦说“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暗示其实还是史湘云的诗才是真正的第一,这都是和后文情节遥相呼应的。
后边的四句也紧贴“咏”字,挥毫满纸,都是诗人的“素怨”——即秋怨,按古代的五行说,金配秋,色白,故曰素秋。“诉秋心”即对菊花抒发情感,用问句,说“谁解”,实际上以菊花作潜在的知音,所以最后就以爱菊成癖的陶渊明来标榜。陶渊明作过彭泽令,故称陶令,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高风。他也专门赞美过菊花,如《和郭主簿》中就有:“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又“秋心”二字,可以合成一个“愁”字,宋吴文英《唐多令》词中即有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从小说的“伏脉”角度说,“题素怨”、“诉秋心”,当然既表现了黛玉的悲剧气质,也暗示了她后来“眼泪还债”的归宿,薛宝钗《画菊》诗馀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曹雪芹将《虞姬》写在了《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是小说人物林黛玉所作。这一时期,贾府里已经呈现出了种种危机,“声威赫赫”的贾府,已是江河日下,濒临崩溃。而封建贵族阶级叛逆者林黛玉的思想,处处同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入。她的叛逆行动,同贾府的统治秩序和家世利益,直接冲突。贾府的卫道者们逐渐撕下了笼罩在家族骨肉关系之上的温情脉脉的纱幕,对她的冷淡与孤立也随之而加深,这虽然未能迫使她俯首屈从,却使她精神苦闷,感情抑郁,而又骨鲠在喉,无处倾吐。于是她便借《虞姬》这首诗言志,自我悲叹,以抒发早已郁积在内心的愤懑和理想。
第二联说诗兴来了,就信手挥毫,对月高吟。庚辰本、己卯本、在俄本、戚序本、蒙府本、舒序本、杨藏本、甲辰本、北师大本都是“运秀”,程高本改成“蕴秀”。“运”的动作性更强,把写诗时的灵感勃发表现出来了。从对仗的要求说,“毫端”对“口角”或“口底”比较工稳。口噙菊花香气对月吟菊花诗,“噙”字有一种品味的意思,既有品味花香也有品味诗句的意味,这确实是一种很美的意境,所以后来李纨等人都一致推崇这一首为菊花诗之冠。但作者又让黛玉自谦说“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暗示其实还是史湘云的诗才是真正的第一,这都是和后文情节遥相呼应的。
后边的四句也紧贴“咏”字,挥毫满纸,都是诗人的“素怨”——即秋怨,按古代的五行说,金配秋,色白,故曰素秋。“诉秋心”即对菊花抒发情感,用问句,说“谁解”,实际上以菊花作潜在的知音,所以最后就以爱菊成癖的陶渊明来标榜。陶渊明作过彭泽令,故称陶令,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千古高风。他也专门赞美过菊花,如《和郭主簿》中就有:“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又“秋心”二字,可以合成一个“愁”字,宋吴文英《唐多令》词中即有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从小说的“伏脉”角度说,“题素怨”、“诉秋心”,当然既表现了黛玉的悲剧气质,也暗示了她后来“眼泪还债”的归宿,薛宝钗《画菊》诗馀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77702.html
曹雪芹: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16.html
《虞姬》出自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是一首七言绝句,在小说中由林黛玉所作。诗的前两句概括垓下之战的悲壮历史情景,后两句揭示了反复无常的将军英布和彭越的可耻下场。这首诗表达了对虞姬的崇敬和颂扬之情,寄托了林黛玉自己正直倔强的思想品格。这首诗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虞姬与黥布、彭越的对比,加深了对虞姬的赞美之情。曹雪芹将《虞姬》写在了《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是小说人物林黛玉所作。这一时期,贾府里已经呈现出了种种危机,“声威赫赫”的贾府,已是江河日下,濒临崩溃。而封建贵族阶级叛逆者林黛玉的思想,处处同封建正统思想格格不入。她的叛逆行动,同贾府的统治秩序和家世利益,直接冲突。贾府的卫道者们逐渐撕下了笼罩在家族骨肉关系之上的温情脉脉的纱幕,对她的冷淡与孤立也随之而加深,这虽然未能迫使她俯首屈从,却使她精神苦闷,感情抑郁,而又骨鲠在喉,无处倾吐。于是她便借《虞姬》这首诗言志,自我悲叹,以抒发早已郁积在内心的愤懑和理想。
作者曹雪芹资料
古诗《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 - 曹雪芹 - - 《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
-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 - 曹雪芹 - - 《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
-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 - 曹雪芹 - - 《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
-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 - 曹雪芹 - - 《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