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虽匪囊中物创作背景
《笔》是唐代诗人杨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把笔和锥子对比,突出了笔的用途无坚不摧;后两句把笔端和刀端、舌端相比,表明首先要重视的是笔端,所以作者给笔下一“冠”字。此诗运用典故、比拟、夸张,句句写笔,句句衬人,写得凌厉果断,锋芒四逼。
诗人幼聪悟,十三岁时,其兄杨发欲试其才,一次以咏笔为题,以“钻”为韵,命赋诗,立就。
1.匪:同“非”。囊中物:典出“毛遂自荐”。战国时,平原君为解邯郸之围,需要有文武全才的食客同往。平时并没显露才能的毛遂自荐前往。平原君认为,人的才能就像在囊中的锥子一样,用不了多久就会显露,而毛遂却从未显露,对他的才能表示怀疑。毛遂答道:“现在就请你将我放在囊中吧,看我能否显露才能。”后来他果然帮助平原君解了邯郸之围。杨收在诗里运用典故来说明自己的志向。
2.坚:坚硬的东西。
3.操政柄:指掌管朝政大权。
4.三端:文士的笔端、武士的(刀)锋端、辩士(演说家)的舌端。
白话译文
虽然它不是能脱颖而出的物件,但无论多坚硬的东西它都能钻穿。
有朝一日掌握了朝政大权,定会居三端之首谁都听它调遣。
诗人幼聪悟,十三岁时,其兄杨发欲试其才,一次以咏笔为题,以“钻”为韵,命赋诗,立就。
笔·虽匪囊中物: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2683.html
杨收: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256.html
注释1.匪:同“非”。囊中物:典出“毛遂自荐”。战国时,平原君为解邯郸之围,需要有文武全才的食客同往。平时并没显露才能的毛遂自荐前往。平原君认为,人的才能就像在囊中的锥子一样,用不了多久就会显露,而毛遂却从未显露,对他的才能表示怀疑。毛遂答道:“现在就请你将我放在囊中吧,看我能否显露才能。”后来他果然帮助平原君解了邯郸之围。杨收在诗里运用典故来说明自己的志向。
2.坚:坚硬的东西。
3.操政柄:指掌管朝政大权。
4.三端:文士的笔端、武士的(刀)锋端、辩士(演说家)的舌端。
白话译文
虽然它不是能脱颖而出的物件,但无论多坚硬的东西它都能钻穿。
有朝一日掌握了朝政大权,定会居三端之首谁都听它调遣。
作者杨收资料
古诗《笔·虽匪囊中物》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 - 杨收 - - 《笔·虽匪囊中物》
- 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 - - 杨收 - - 《笔·虽匪囊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