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泉·山白鸟忽鸣注释译文
注释
1。夜泉:夜间的流溪。
2。白:明亮。
3。霜:俗说“露结为霜”。霜一般出现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结:凝结。
白话译文
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山白鸟忽鸣”,月儿东升,清辉漫洒,山间被笼罩上一片素洁的银白,入巢的鸟忽被惊醒,忍不住惊叫起来。开篇一句无一“夜”字,却又处处围绕“夜”来写,“山白”的“白”字指夜月的银辉,“鸟忽鸣”正是受夜月的惊扰而致。诗人化用了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意趣入诗,是那样的自然,无一点斧凿之痕,真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鸟的鸣叫打破了夜晚山谷的静寂,更反衬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寂静,正因大自然万籁俱寂,鸟的叫声才传得很远很远。首句,描绘了一幅月白风清、山谷沉寂、偶间惊鸟鸣叫的山中月夜图。可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吴雷发《说诗菅蒯》)。
第一句是眼见耳闻所得,第二句则是从诗人的感觉下笔。“石冷霜欲结”,石头冰冷得快要使霜凝结起来了,这是其一;月华泻地,投光石上,仿佛石上结霜,愈增其凉意,这是其二。这句诗,暗暗托出一位坐在冷石上,以清闲的情思谛视夜山冷泉的诗人形象。他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幽邃宜人处,领略大自然的恩赐。这正是《诗品》所描绘的“可人如玉,步履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的闲静淡远情境的写照。
第二句写月下山白、鸟鸣、石凉、霜冷的景色,紧扣一个“夜”字、三四句则重在写月下溪泉的高雅韵致,“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流泉喷珠溅玉飞花,在晴空朗日下,明晰可辨,自有一种风韵美,但是,这种美过于平直了。在月光下,它和月辉融为一色,轻柔如透明白纱似的月华,把大自然中的万物置于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之中,若明若暗,似隐似现,迷迷离离,别有一种朦胧美。“流泉”在月光笼罩下,变得是那样的静谧,它被月色溶化到那永恒的美里。“化为一溪雪”,就是这种美的具体展现。“雪”字绘出“得月光”的流泉仿佛一条铺地的雪练,并非夜月清泉不流,而是月光如水,和流泉跳动的浪花融为一体,令人看不真切,“化”字用得极为传神,诗人把跃动的生命力转化为凝固的生命力,跳动者呈现出静谧状态,凝固者则呈现出流动状态。诗人把月华、流泉相融的情境含蓄地表现出来,展示出山水的清丽、月泉风景的迷人魅力。
此诗描绘了山、鸟、石、霜、泉、月、溪七种事物。诗人以白色为底色,把六种事物置于朦胧的月光中,不着浓艳的色彩,以淡雅素洁的冷色调铺陈画面,着意表现夜月流泉的神韵美。选境清幽,气氛爽肃,格调俊逸,文笔清丽,给人以闲静淡远恬适之感,仔细品来,韵味弥长,沁人心脾。从中不难体会出诗人也并非超然物外,他忘情地欣赏着,陶然地消受着。寂山、月华、冷石、流泉、溪雪,无处不搏动着诗人的心跳,无处不回荡着诗人的心声。他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景物中,使雅淡清秀的景物,空灵闲寂的情怀,情景叠合,物我两融。冲和淡泊之风,习习而至。
1。夜泉:夜间的流溪。
2。白:明亮。
3。霜:俗说“露结为霜”。霜一般出现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结:凝结。
白话译文
夜晚雪山中夜鸟突然鸣叫了起来,石头冰凉得使在石上的露水快要结成霜了。
流泉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一溪流动的雪。
夜泉·山白鸟忽鸣: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53936.html
袁中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827.html
此诗描绘了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现了山的寂静和生机。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这幅幽静的山泉夜景,在诗人笔下充满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气勃勃,情趣盎然。诗题为《夜泉》,主要写的却是对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觉。“山白鸟忽鸣”,月儿东升,清辉漫洒,山间被笼罩上一片素洁的银白,入巢的鸟忽被惊醒,忍不住惊叫起来。开篇一句无一“夜”字,却又处处围绕“夜”来写,“山白”的“白”字指夜月的银辉,“鸟忽鸣”正是受夜月的惊扰而致。诗人化用了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意趣入诗,是那样的自然,无一点斧凿之痕,真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羽《沧浪诗话》)。鸟的鸣叫打破了夜晚山谷的静寂,更反衬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寂静,正因大自然万籁俱寂,鸟的叫声才传得很远很远。首句,描绘了一幅月白风清、山谷沉寂、偶间惊鸟鸣叫的山中月夜图。可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寂处有音,冷处有神”(吴雷发《说诗菅蒯》)。
第一句是眼见耳闻所得,第二句则是从诗人的感觉下笔。“石冷霜欲结”,石头冰冷得快要使霜凝结起来了,这是其一;月华泻地,投光石上,仿佛石上结霜,愈增其凉意,这是其二。这句诗,暗暗托出一位坐在冷石上,以清闲的情思谛视夜山冷泉的诗人形象。他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幽邃宜人处,领略大自然的恩赐。这正是《诗品》所描绘的“可人如玉,步履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的闲静淡远情境的写照。
第二句写月下山白、鸟鸣、石凉、霜冷的景色,紧扣一个“夜”字、三四句则重在写月下溪泉的高雅韵致,“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流泉喷珠溅玉飞花,在晴空朗日下,明晰可辨,自有一种风韵美,但是,这种美过于平直了。在月光下,它和月辉融为一色,轻柔如透明白纱似的月华,把大自然中的万物置于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之中,若明若暗,似隐似现,迷迷离离,别有一种朦胧美。“流泉”在月光笼罩下,变得是那样的静谧,它被月色溶化到那永恒的美里。“化为一溪雪”,就是这种美的具体展现。“雪”字绘出“得月光”的流泉仿佛一条铺地的雪练,并非夜月清泉不流,而是月光如水,和流泉跳动的浪花融为一体,令人看不真切,“化”字用得极为传神,诗人把跃动的生命力转化为凝固的生命力,跳动者呈现出静谧状态,凝固者则呈现出流动状态。诗人把月华、流泉相融的情境含蓄地表现出来,展示出山水的清丽、月泉风景的迷人魅力。
此诗描绘了山、鸟、石、霜、泉、月、溪七种事物。诗人以白色为底色,把六种事物置于朦胧的月光中,不着浓艳的色彩,以淡雅素洁的冷色调铺陈画面,着意表现夜月流泉的神韵美。选境清幽,气氛爽肃,格调俊逸,文笔清丽,给人以闲静淡远恬适之感,仔细品来,韵味弥长,沁人心脾。从中不难体会出诗人也并非超然物外,他忘情地欣赏着,陶然地消受着。寂山、月华、冷石、流泉、溪雪,无处不搏动着诗人的心跳,无处不回荡着诗人的心声。他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景物中,使雅淡清秀的景物,空灵闲寂的情怀,情景叠合,物我两融。冲和淡泊之风,习习而至。
作者袁中道资料
古诗《夜泉·山白鸟忽鸣》的名句翻译赏析
-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 - 袁中道 - - 《夜泉·山白鸟忽鸣》
-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 - 袁中道 - - 《夜泉·山白鸟忽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