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林纾的诗 > >注释译文的意思

湖之鱼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 作者:林纾 出自: 更新时间:2020-01-06
注释
林子:林纾自称。啜茗:饮茶。啜,饮。肆:店铺。
黯碧:黯,深黑。黯碧指深青绿色。
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
争喋(zhá):聚食貌。喋,口开合;吃。
葑(fēng)草:菰等水生植物及水草。葑,菰根,即茭白根。
寻丈:约一丈左右。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薮(sǒu):湖泽。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白话译文
我坐在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将豆豉嚼碎朝水面唾去,鱼儿纷纷争着抢食,以此作乐,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而已。我再嚼食唾下,碎豆豉沉入水底,粘结在水草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缘故。可离窗口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滴,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它东西。我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同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然而,那名利汇聚之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逃走,能够脱钩而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湖之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3759.html

林纾: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350.html

湖滨啜茗,柳下观鱼,本是游湖者怡然自得的一刻,作者却借鱼喻人,由自然及社会,发了一通感慨。
作者面临碧水丛柳,见湖中小鱼聚集,顿生戏鱼之心,随着作者吐出豆脯,马上观赏到群鱼争喋的湖景。游客喂鱼以取乐,本是人之常情;群鱼见饵而争食,亦为鱼之天性。作者平平叙来,笔下的鱼群并无反常之举。百数之鱼,在争抢了一阵后,存者只剩三四,甚而不再食豆脯,听任作者唾之于“葑草之上”。文章至此,出现了波澜,鱼有点儿反常了。出于粗浅的观察,作者起初还以常人之心度群鱼之腹,认为“逝者”都吃饱了。然而,这群鱼仅在“寻丈之外”,“争喋他物如故”,笔锋再一折,否定了作者刚才的认定,群鱼并非吃饱,实为易地而食。由于疑团仍不得解,这就引发了作者的进一步思索。
经过作者的一番观察推断,对鱼群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个中原委终被悟出:人们往往利用鱼的“贪饵吞钩”这致命弱点来使鱼成美食,鱼不恋食一处,正是它们保持警觉的策略。鱼争食,是为免饥;鱼逝去,是为避祸。两种行为的目的全在求生。自然界的鱼在遭人类暗算的境况下,选择了易地而食的两全之法。作者感悟之前所表露的不解与惊奇,正是不知鱼的缘故。
反顾人世间,名利正如钓饵,引诱众人竞以逐之,作者深谙“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于利”的儒训,趋利舍义,必然如同爱饵衔钩之鱼,失去君子安身立命之本。作者以鱼为鉴,提醒君子们早作藏身之计,以免上名利之钩,因为“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就难以“脱钩而逝”了。作者虽未明说“下食”者为谁,实暗指仗势以售其私的权贵们,已尽在不言中了。作者由知鱼进而知世,巧妙地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并与本人的生活体验相合。林纾光绪八年(1882)中举后,即不求进身之阶,自觉“宦情早淡岂无因,乱世诚难贡此身”(《七十自寿诗》),断然回绝袁世凯、段祺瑞等“下食”者的招聘,在名利面前,拒不受饵。
《湖之鱼》描述湖滨观鱼一景,通过设疑与解疑,溶进作者的主观感受,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点明道理,充满了天趣。虽然本来一幅游湖戏鱼图,生发出对世态的联想,很有点煞风景,但作者对社会的丑恶现象作了淡化处理,使之不致与美妙的自然景象产生太大的反差。

作者林纾资料

林纾

林纾的诗词全集_林纾的诗集大全,林纾,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 查看详情>>

林纾古诗词作品: 《七十自寿·能排元美惟熙甫》 《七十自寿·文章宁复见为人》 《七十自寿·谁拥皋比扇丑图》 《七十自寿·怜才谁似郭公贤》 《七十自寿·总角知交两托孤》 《过行宫·湖西寂寞古行宫》 《题画·危栈黏天路不分》 《七十自寿·崇陵九度哭先皇》 《七十自寿·作客长安二十年》 《余去年七十,作自寿诗

《湖之鱼》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