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出自: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更新时间:2020-04-03
注释
巽(xùn)上人:不详。上人,僧人的敬称,谓其具德智善行。
芳丛:指茶丛。翳(yì):遮蔽。湘竹:湘地所产之竹。
零:落下。华:同“花”。
雪山:雪峰山,在湖南省西部,沅资二水间。
掇(duō):摘取。灵芽:指茶芽。
蒸烟:喻云雾。石濑(lài):水激石间而成的急流。
咫(zhǐ)尺:比喻距离很近。
圆方:指圆的或方的茶饼。
圭璧:古之玉器,在此喻茶饼。
爨(cuàn):烧火煮。金鼎:金属的炊器,此指煮茶之器。
馀馥(fù):不尽的香味。幽遐:幽深僻远处。
虑:忧。真照:犹真相,指人的本性。
甘露饭:茶的誉称。
佛事:指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养佛象等活动。熏:以气味浸润。毗(pí)耶:梵语,义译平整庄严。古印度大城名,一说国名,相传为释迦牟尼逝世地。诗中借“毗耶”以代指佛象。
咄(duō):感叹。蓬瀛(yíng)侣:泛指神仙之流,也指有神仙之志的隐居之士。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仙人之居地。
贵:以……为贵。
白话译文
芬芳的茶树伴着湘竹生长,零落的露水凝结着清华。
这位曾在雪山修行的僧客,在清晨的时候采摘着灵异的嫩芽。
他在石边的濑水上蒸烟制茶,离开高高的丹崖只有咫尺之远。
制成的茶叶有方有圆,色泽奇丽,就象玉圭、玉璧没有丝毫的瑕疵。
叫来童仆用金鼎烹茶,芬香馥郁,在幽僻的远处都可以闻到。
涤除烦虑,使人回归清真;扫荡昏邪,让人正本清源。
就好象菩萨所赐的甘露饭,普熏毗耶城三千大众。
可叹那些蓬莱、瀛洲的仙客们,何必还要以流霞为贵呢?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87978.html

柳宗元: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1.html

从诗歌的描写中看,前八句就写巽上人亲自采摘茶叶的情形和所制茶叶的精美。这里的茶树本来就生长在斑竹遮蔽之中,水木清华都凝结其上了,和别处的相比显得更加珍贵。而巽上人又趁着朝露,老早就上山采摘,他穿过云雾,跨过小溪,爬上高高的崖壁,采摘来的茶芽就真可以叫做非常美好的“灵芽“了。他采回来制成了“圆方丽奇色,圭壁无纤瑕”的茶饼。
诗歌的后半部分,是写烹茶、喝茶的情况。从这里知道,这种茶叶烹煮之后,有清新悠远的香味。这种茶喝了以后,“涤虑发真照,还原荡昏邪",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可以涤除烦恼,净化心灵,使人照见自我,“明心见性”,还可以使人还归本原,驱除昏昧和邪恶,达到“真如”的境界。可见这种茶的神奇功效。这也是禅宗提倡喝茶,把茶文化和禅宗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普遍推广的重要原因。诗歌还用佛家的甘露饭来比喻茶叶,更显出这种香茶的珍贵。最末二句,点明蓬瀛仙人,不贵茶而贵流霞仙酒之可叹。这里,作者是在赞美茶叶,也是透过一层,赞美采摘、制作茶叶的巽上人,赞美他制茶的精湛技艺,并通过这首答谢诗表达对巽上人的深挚友谊。
柳宗元的诗歌风格,有奇峭明净、悲愤沉郁的一面,但也有自然清新、空灵隽永的一面。这首诗,偏重在清新隽永的一面,和要描写的内容相一致, 但是里面也隐含着高洁明志的用意,表示自己对被贬谪荒远的愤懑和不平,有沉郁的成分在内。通过欣赏这首诗,一方面可以窥见柳宗元诗歌的思想、艺术之一斑, 同时也可以了解当时茶文化和禅宗文化相结合的有关情况,从而得到新的启示。

作者柳宗元资料

柳宗元

柳宗元的诗词全集_柳宗元的诗集大全,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 查看详情>>

柳宗元古诗词作品: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 《咏三良·束带值明后》 《咏荆轲》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冉溪》 《郊居岁暮》 《重赠·世上悠悠不识真》 《红蕉》 《重别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