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致仕·七十而致仕鉴赏
此诗讽刺了“爱富贵”“恋君恩”而年高不退休者。贪恋禄位是封建官吏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势必影响新人的生长,妨碍封建王朝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白居易对此现象深感不满,因此在此诗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发人深思。
此诗的文字上颇有古风,后世评论者认为可与陶渊明诗乱真。其中“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成为当时传诵的名句。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前后,白居易创作了组诗《秦中吟十首》。“秦中”是指唐代首都一带地方。诗前小序曰:“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此诗为其中第六首。
立碑以夸耀门阀、颂扬功德之风始于汉代,唐代此风更盛。碑文中所写其实都是一片虚文。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人为了给逝者求得一篇好墓志铭,往往要出很大的一笔价钱专门找人来撰写,而撰者为丰厚的利润所驱使,也不管逝者的为人品德事迹究竟如何,只为了应付所需,随手就能写出功德和姜太公孔子一样伟大的为贤者嗤、令后代疑的文字。有些文人,以善写此类“谀墓”文字而著称,连一些大文豪(如蔡邕、韩愈)都未能免俗。白居易竭力反对这种现象,因作此诗抨击之。
此诗的文字上颇有古风,后世评论者认为可与陶渊明诗乱真。其中“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成为当时传诵的名句。
不致仕·七十而致仕: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7352.html
白居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html
《立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为组诗《秦中吟十首》的第六首诗。此诗着重批评了文人卑劣的“谀墓”(对死人一味阿谀)风气,揭露了世道的不公允。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前后,白居易创作了组诗《秦中吟十首》。“秦中”是指唐代首都一带地方。诗前小序曰:“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此诗为其中第六首。
立碑以夸耀门阀、颂扬功德之风始于汉代,唐代此风更盛。碑文中所写其实都是一片虚文。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人为了给逝者求得一篇好墓志铭,往往要出很大的一笔价钱专门找人来撰写,而撰者为丰厚的利润所驱使,也不管逝者的为人品德事迹究竟如何,只为了应付所需,随手就能写出功德和姜太公孔子一样伟大的为贤者嗤、令后代疑的文字。有些文人,以善写此类“谀墓”文字而著称,连一些大文豪(如蔡邕、韩愈)都未能免俗。白居易竭力反对这种现象,因作此诗抨击之。
作者白居易资料
古诗《不致仕·七十而致仕》的名句翻译赏析
-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 - 白居易 - - 《》
-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 - 白居易 - - 《》
-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 - 白居易 - - 《》
-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 - 白居易 - - 《》
-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 - 白居易 - - 《》
-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 - 白居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