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镜·美人与我别赏析
这是白居易诗作中为数不多的情诗之一。诗人总是多情的,虽然封建礼教主张男女授受不亲,但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虽然反映男女之爱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但却有不少诗人冲破礼教束缚,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此类作品常有两个特点:一是所谓名为言爱情,而实际上另有所指,往往以爱情的不得意喻仕途的不得意。读这样的作品,应当照顾它的两层含义。二是此类作品在风格上大都含蓄委婉,属婉约一派。
白居易的这首《感镜》是一首单纯的情诗,记叙了诗人与一女子分别后的相思之情。
诗的前四句就镜写所思。起笔平实,直写美人以镜赠别,继而以“秋水无芙蓉”形容自己分别后寂寞的心境,睹物怀人情状,不言而自明。后六句就镜写“我”。诗人也许是怕对镜伤情,因而“经年不开匣”,以至于青铜镜已经被红埃覆盖了。可见诗人无心饰容,思念情深。但是诗人终于经不住相思之苦的煎熬,打开镜匣,将红埃拭去,以镜自照,哪知看到的却是自己憔悴的面容。这里就有“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接着,诗人生怕人们不懂似的,又补写一笔:“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原来诗人是感于“盘龙成双人却单”。这最后一笔诗人本是用以交代明白的,却又写得如此含而不露,让人回味再三,兴会不已,宛曲而有情致。诗人通篇没有写一句相思,而又处处在写相思,这种曲尽其妙的韵致非大手笔不能为。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正月,诗人以中书舍人的身份,上疏论述如何解决河北藩镇之乱的问题,未被采纳。这时,朝政日荒,朋党倾轧,诗人便请求离京。七月,诗人改官杭州刺史,同年十一月至杭州。诗人便在任杭州刺史时作下这首诗。
白居易的这首《感镜》是一首单纯的情诗,记叙了诗人与一女子分别后的相思之情。
诗的前四句就镜写所思。起笔平实,直写美人以镜赠别,继而以“秋水无芙蓉”形容自己分别后寂寞的心境,睹物怀人情状,不言而自明。后六句就镜写“我”。诗人也许是怕对镜伤情,因而“经年不开匣”,以至于青铜镜已经被红埃覆盖了。可见诗人无心饰容,思念情深。但是诗人终于经不住相思之苦的煎熬,打开镜匣,将红埃拭去,以镜自照,哪知看到的却是自己憔悴的面容。这里就有“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接着,诗人生怕人们不懂似的,又补写一笔:“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原来诗人是感于“盘龙成双人却单”。这最后一笔诗人本是用以交代明白的,却又写得如此含而不露,让人回味再三,兴会不已,宛曲而有情致。诗人通篇没有写一句相思,而又处处在写相思,这种曲尽其妙的韵致非大手笔不能为。
感镜·美人与我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7658.html
白居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html
《江南遇天宝乐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借与天宝乐叟的对话,表现华清宫今昔的巨大不同,感慨唐王朝的盛衰变迁。诗中前二十四句叙述天宝乐叟怀念华清宫昔日繁华和感慨自己的遭遇;后八句以诗人的视角向天宝乐叟华叙述华清宫当今的状况。全诗感昔伤今,深喻讽今之意,诗中处处呼应,事事关联,承转无痕,过渡自然。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正月,诗人以中书舍人的身份,上疏论述如何解决河北藩镇之乱的问题,未被采纳。这时,朝政日荒,朋党倾轧,诗人便请求离京。七月,诗人改官杭州刺史,同年十一月至杭州。诗人便在任杭州刺史时作下这首诗。
作者白居易资料
古诗《感镜·美人与我别》的名句翻译赏析
-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 - 白居易 - - 《感镜·美人与我别》
-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 - 白居易 - - 《感镜·美人与我别》
-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 - 白居易 - - 《感镜·美人与我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