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白的诗 > 奔亡道中五首 >注释译文的意思

奔亡道中五首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出自:奔亡道中五首 更新时间:2017-03-20

注释

⑴奔亡:逃亡。题下原注:“淮东。”

⑵“苏武”句:苏武,字子卿,西汉时人。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始归。此句以天山借指匈奴所居之地,不是实指。《唐书·地理志》:伊州伊吾县,在大碛外,南去玉门关八百里,东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里,有折罗漫山,亦曰天山。《苏武诗》:“食雪天山近,思归海路长。”盖以天山为匈奴地耳,其实苏武啮雪及牧羊之处,不在天山也。

⑶田横:战国齐田氏之后。秦末,与其兄田愉起兵复齐刘邓火项羽称帝以后,田横率部下五百人逃往海岛。后田横羞为汉臣,自杀岛中,五百人也自尽。《史记·田澹列传》: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田横惧诛,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韦昭曰:海中山曰岛。《正义》曰:按海州东海县有岛山,去岸八十里。

⑷亭伯:即崔骃,其字亭伯,东汉时人。曾任车骑将窦宪主簿,后让他出任长岑县令,自以为远去,不得意,于是辞官而归故里。《后汉书》:崔骃,字亭伯,为窦宪主簿,出为长岑长,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李陵:字少卿,与苏武同时代人。汉武帝时为骑都尉,率兵出击匈奴,被困投降,汉朝族灭其家,李陵病死匈奴。《汉书》:李陵败降匈奴,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后陵、律持牛酒劳汉使,博饮,两人皆胡服椎结。

⑹短服:此指胡服。《梦溪笔谈》:窄袖短衣,长靿靴,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靴,便于涉草。

⑺“谈笑”句:言鲁仲连却秦军事。左思《咏史八首》:“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⑻七贵:泛指把持朝政的贵族。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廷。”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

⑼“仍留”二句:用鲁仲连助田单攻聊城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於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

⑽“函谷”两句:用汉朝班超故事,说明中原已被安史叛军占领,关内的函谷反成了边塞。《后汉书·班超传》: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疏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帝乃征超还。章怀太子注:玉门关,属敦煌郡,今沙州也。去长安三千六百里,关在敦煌县西北。函谷,关名,战国时秦置,故址在今河南灵宝东北。玉关,即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西北小方盘城。

⑾洛川:洛水,即今河南黄河支流洛河。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发源于易县,南入拒马河。《通志·地理略》:洛水,出商州上洛县,经虢州、河南入河。《史记正义》:易水出易州易县,东流过幽州归义县,东与滹沱河合。

⑿嵩岳:即嵩山。燕山:燕山山脉,在河北平原北侧,由潮白河口到山海关,东西走向。《通志·地理略》:中岳嵩山,在河南告成县。《隋书》:渔阳郡无终县有燕山。《太平御览》:《隋图经》云,燕山,在易县东南七十里。

⒀申包:指申包胥。《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兵人侵楚国,申包晋代表楚国到秦国请求援兵。秦国不出兵,申包胥立在宫廷墙边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国于是出兵援楚。《左传》:吴入郢,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秦伯使辞焉,曰:“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⒁淼淼:水大貌。《广韵》:“淼,大水也。”

⒂子规,即杜鹃鸟,鸣声哀苦,好像在叫“不如归去”,使客居他乡之人心生凄恻。

白话译文

其一

田横曾经逃亡到海岛上,苏武曾被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北边。如今关塞重重,交通又被战火阻断,真不知哪一年才能返回自己的家园。

其二

辞官而归的崔亭伯如今在什么地方?反正李陵投降自奴匈奴是死在了他乡。海水也和我一样的满面愁容,看那中原之人已换上了胡装。

其三

我本来也有鲁仲连谈笑间退敌的良策,无奈所交往的权贵疏远了我。但我心里仍保留一只退敌的箭,总有一天把鲁仲连助齐攻燕的战书发射出去。

其四

中原的沦陷,函谷关已成了玉门关;收复无望,不知何年何月我还能从那里进入长安。洛水已经变成了易水,嵩山也已被视作了燕山。人们的面容都带着塞外的风沙,中原人也操着羌胡的语调。现在有的只是申包胥的终日痛苦,哭得两鬓斑白也是枉然。

其五

湘水淼淼一望无际,青青的声芦叶在整齐地生长。我的思乡之情归到哪里?就在那大江之西、日落的地方。这遥远的行程已不知该奔向何处,也只好先歇马在这嫩绿的草地旁。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那杜鹃鸟的叫声,声声凄苦断人心肠。

奔亡道中五首: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5366.html

李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html

这五首诗是后人研究“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李白行踪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在这些诗中,李白先后引用涉及苏武、田横、崔骃、李陵、鲁仲连等很多历史人物的典故,诉说自己所看到的一幕幕战争场景,表达了自己遭逢国家变乱之时的思想情感。

当时,唐朝的守城将士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李白像当年被困匈奴的苏武、被困海岛的田横一样,也被困在沦陷区内。他与妻子不得不换上胡人的衣装,趁着茫茫的月色,冒着生命危险奔赴长安。他奔走的方向与众多逃亡人的方向恰恰相反。虽然自己所面临的情势万分危急,但李白依然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到达长安,觐见玄宗,献上自己的灭敌大计。战国时燕将据守齐国聊城,齐国攻克不下,齐人鲁仲连射一箭书信入聊城,燕将见信之后自杀,聊城不攻自破。李白将自己比做鲁仲连,认为自己尚有救国良策,希望能够为玄宗所用。但是,还没等李白到达长安,战争形势已经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从这组诗的第四首来看,李白的立足点在函谷关内(西),诗的意思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都被安史乱军占领,所以洛阳之水、嵩山如同边疆的易水、燕山。自己本想效法申包胥痛哭秦庭,劝说玄宗抗击叛军,可是此时函谷关以东尽为敌军所得,形势万分危急。李白不得不从华山经商洛大道转道江南,又经溧阳、杭州、金陵,隐居庐山屏风叠,静观形势的变化。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之所以跟从永王,是因为想效法申包胥恸哭乞师,以救国家之难。

作者李白资料

李白

李白的诗词全集_李白的诗集大全,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其生地今一般认为..... 查看详情>>

李白古诗词作品: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留别金陵诸公》 《秋下荆门》 《友人会宿》 《古风·秦皇扫六合》 《宿巫山下》 《天门山》 《留别龚处士》 《赠郭季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