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出自: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更新时间:2017-03-20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是诗人李白的七言古诗,是《全唐诗》的第183卷第29首。这首诗主要是写诗人欣赏巫山屏风画的过程与感受。前四句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以真形画,疑画为真,隐时现呈扑朔迷离之势。接着六句写鉴赏巫山屏风画后的感受:“如有声”、“如有情”、“徒盈盈”、“何寂寂”;表达出诗人鉴赏巫山屏风画时从幻觉顿失、眼前一片寂静、复由迷而生疑、并非实景、又由迷而悟的感受。末六句写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

此诗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犹如设身处地、如临其境,既有历历在目之感,也有亦幻亦真的惊艳,表达出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超凡想像力。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5495.html

李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html

注释

元丹丘:李白友人。太白集中有数诗赠与,可参看。坐:同“座”。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巴山山脉之特起处。巫山屏风,即绘有巫山的屏风。

三峡:今四川奉节至湖北宜昌之间的长江三峡。具体所指,历代说法不一。今以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

巫山:《太平寰宇记》:巫山县有巫山。盛弘之《荆州记》云:沿峡二十里有新崩滩至巫峡,因山而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旧云:自三峡取蜀,数千里恒是一山,此盖好大之言也。惟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所谓高山寻云,怒湍流水,绝非人境。神女庙,在峡之岸。

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无确指,后世也说法不一。《四川省志》:巫山在夔州巫山县东三十里,形如“巫”字、有峰十二,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栖凤、登龙、望圣也。此十二峰者,不聚一面,乃江绕此山,周遭有十二峰,绘者不得不汇为一图耳。阳台山,在巫山县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间。

君:指元丹丘。

萧瑟:风声,多形容秋风。阳台: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怀王梦遇,自言“妾在……阳台之下”。《文选》刘良注:“阳台,神自言之,实无有也。”今巫山县北有阳台山,盖因此而名。

锦衾:锦制之被。瑶席:用瑶草编织的卧席。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静。《楚辞》:“瑶席兮玉瑱。”王逸注:“瑶玉为席。”汤惠休诗:“锦衾瑶席为谁芳。”

楚王神女:《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梦遇,自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是也。后人立神女庙于山下,今谓妙用真人祠。

徒:空,徒然。盈盈:美好的样子。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此形容距离短。高咫尺,如千里,谓画有咫尺千里之势也。见徐安贞《题襄阳图》注⑤。《南史》:萧贲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翠屏: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均指画中景物。丹崖:绮丽的崖壁。绮:华美的丝织物。

荆门:山名,位于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历历:分明貌。泛:飘流。巴水:当泛指巴地所经之水,非专指巴江。《一统志》:荆门山,在湖广荆州宜都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与虎牙相对。《水经注》:巴水出晋昌郡宣汉县巴岭山,西南流,历巴中,经巴城故城南,李严所筑大城北,西南入江。《四川通志》:巴江,在重庆府巴县东北,阆水与白水合流,曲折三回如巴字,因名巴江。琦谓:诗中所云巴水,似指巴地所经之水而言,不专谓曲折三回之巴江也。

潺湲:水流貌。壑:山谷。万壑分,万壑分流。《广韵》:“潺湲,水流貌。”

氛氲,盛貌,祥气也。

笑日:向日而笑。发:开放。江客:江行之客。应前“历历行舟”此二句诗人对画发问:向日而笑的溪花是何年开放?江客听猿又到哪一年为止?“溪花”、“江客”,均为画中之景。缅邈:思绪遥远的样子。高丘:王琦注:“阳台山在巫山县治西北,高丘山亦在其间。”“疑入高丘梦彩云”,言心生幻境,恍惚进入神话世界。谢灵运诗:“缅邈区中缘。”张铣注:“缅邈,仿佛也。”[2] [3]

白话译文

当年游三峡时见过巫山,如今看见这幅屏风画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我心疑是天边的巫山十二峰,飞进您家的屏风里边。

寒松摇曳若有声,依稀可见的阳台如有深情。

棉衣瑶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当年的热恋也是徒然。

小小屏风咫尺千里,青山红崖如同锦绣灿烂。

琶苍远视掩映着荆门,巴水上的行舟历历可见。

万壑间水漫石滩,烟光里草色新鲜。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开,江客听猿始自哪年?

令人在画前心胸高远,我真疑心自己是在梦中遇到了神仙。

作者李白资料

李白

李白的诗词全集_李白的诗集大全,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其生地今一般认为..... 查看详情>>

李白古诗词作品: 《赠崔侍郎》 《赠裴十四》 《鲁东门观刈蒲》 《拟古·人生难称意》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雉朝飞》 《古风·登高望四海》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独酌·春草如有意》 《古风·世道日交丧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