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赏析
此诗起笔四句,即以真形画,疑画为真,写出乍见巫山屏风时的感受。接下来,“如有声”、“如有情”,诗人由疑而入迷,竟从画中听出有声,见出有情;可是转眼间幻觉顿失——“徒盈盈”,眼前只是一片寂静——“何寂寂”,诗人复由迷而生疑;“高咫尺,如千里”,原来只是一幅画,并非实景,诗人又由迷而悟。
然而,审美过程并没有到此为止,诗人进一步对画面作了仔细观照,“苍苍”以下六句,即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由远而近,从大到小,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正是在这一凝神观照的过程中,由于画面的逼真,使诗人再一次心生幻觉,坠入迷境。把诗人审美过程中上述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感受及其变化,表现得如此真切生动,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
此外,诗中对画面景物的再现,纯从实处着笔,但由于它是围绕诗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及其变化为中心而展开的,因而既给人历历在目之感,又毫无呆板琐细之嫌,其中所隐含的美妙神话传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更能激起人们美好的情感联想。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5495.html
李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html
注释
⑴《天台山志》:百丈岩,在天台县西北二十五里崇道观西北,与琼台相望,峭险束隘,四山墙立。下为龙湫,翠蔓蒙络,水流声潈然,盘涧绕麓,入为灵溪。由高视下,凄神寒骨。
⑵《韵会》:“瀑,飞泉悬水也。”
⑶潈(zōng),众水相会处。《毛传》:“潈,水会也。”
⑷徐陵《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韵会》:“黛,《说文》:画眉墨也。”本作鰧,今作黛。
⑸《荀子·王制篇》:“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杨倞注:“曾青,铜之精,可绘画及化黄金者。出蜀山越崖。”又《正论篇》:“加之以丹矸,重之以曾青。”杨倞注:“曾青,铜之精,形如珠者,其色极青,故谓之曾青。”
⑹谢惠连诗:“盈筐自予手,幽缄候君开。”李延济注:“幽密缄封也。”
作品译文
百丈高洁白的瀑布欲将山崖撕裂,四面都是直立的丹霞峭壁。
瀑布下方有个龙潭,飞流喷射而下,日夜都风生云涌雷鸣。
那瀑布简直就是从银河飞来。
听说你这幅写真图画,岛屿萦回缭绕。
石黛粉描出幽谷青青草,曾青石颜料润泽峭壁上的古老绿苔。
你别老把画藏起来!送给我好了,那样我就不用老想着去登天台山了。
作者李白资料
古诗《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的名句翻译赏析
-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 - 李白 -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