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无名氏的诗 > >民间传说的意思

嫦娥奔月民间传说

朝代:唐代 作者:无名氏 出自: 更新时间:2017-03-22

民间的传说又略有不同,大体谓嫦娥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偷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露。

另一的“嫦娥奔月”版本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嫦娥奔月: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9.html

无名氏: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75.html

注释

1.曩(nǎng):从前,以往。

2.先:先前。

3.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

4.食:偷吃。

5. 首:头。

6. 既:已经。

7.患之:认为。省略句,应为“以之为患”。

8.语:对……说。

9.即:就。

10.依:依照,按照。

11.其:那个。

12.用:采纳。

13.首不得出: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

14.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这里指那个既杀死了骆驼,又打破了瓮的人。

15.女:通‘汝’ ,你。

16.复:又。

17.老父:老人。

18.患:担忧。

短语翻译

其人患之: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吾教汝出:我教你(使骆驼)出来(的方法)。

既杀驼,复破瓮: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

世人所笑:被后人所耻笑。

无计可施: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先前把粮食存放到了瓮中。一头骆驼偷吃了瓮中的粮食,结果头被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因为骆驼的头出不来,这个人就为此事发愁。有一个老人来到那人跟前就说:“你不要发愁,我教你一个能让骆驼出来的方法。你把骆驼的头斩断,自然就能够出来了。”这个人听了随即就采纳了老人的意见,用刀把骆驼头斩断了。已经杀死了骆驼,进而又要把瓮打破才能取出粮食。这样行事的蠢人,被后人所耻笑。

作者无名氏资料

无名氏

无名氏的诗词全集_无名氏的诗集大全,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词作品: 《题桃源·忆前复入武陵溪》 《孩儿花·纤秾初见似娇痴》 《玉手炉花·习习东风二月馀》 《钟楼·重楼高耸丹霄外》 《冬·苍茫枯碛阴云满》 《骊山感怀》 《咏古树·四围乔木尽儿孙》 《不平歌·不遣魔军杀不平》 《何侯洞·何氏因韩姓始传》 《斩蛇·皇统承尧运

古诗《嫦娥奔月》的名句翻译赏析

《嫦娥奔月》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