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出自: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更新时间:2017-03-29

注释

{1}虢(guó)州:唐属河南道,故城在今河南灵宝南。

{2}晋绛:指晋州、绛州。

{3}得秋字:拈得“秋”字韵作此诗的韵脚。

{4}汾水:发源于陕西宁武,向西南流入黄河。

{5}李判官:岑参的友人。

{6}西原驿路:虢州城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

{7}汉时秋:汉朝的鼎盛时期。

白话译文

远处有重重叠叠的山,驿路在山上穿行,看来就象挂在城头似的,驿路蜿蜓之外,江边还有送客亭;雨景中又仿佛可以看见行人上路,主人殷殷相送。李判官,你到汾水上的时候,看看那里的云光山色,可还像汉武帝那个时代那样雄伟壮丽么?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6550.html

岑参: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66.html

要读懂这首七绝,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判断最后一句话的语气。

看题目,自然是送行之作。当时的虢州城,大抵依山建筑。西原是城外一个地方。北出黄河的驿路是由城外绕山而去的。所以诗的开头,才有“西原驿路挂城头”的话。此句骤看是写景,又是在叙事,点出送行题目。再把这第一句和次句连起来读,还可以看到一个雨中送客的场景。纯然以写景来叙事达情,却又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是作者在摄取、提炼、表现三方面都下了力量的最好说明。然而,这首诗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应酬之作,诗人在诗中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单纯的送别友人深广得多。就在这样的背景上面,可以看到诗人感慨遥深地写下了这两句话:“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话里隐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到河东(今山西地区)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览、饮宴,高兴起来,做了一首《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话。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而唐朝从贞观到开元一百多年间,国力之盛,比起汉武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安史之乱一来,却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诗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触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晋绛去,诗人于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这样的探问,很明显,隐藏在这两句话后面的,是诗人对于唐帝国衰落的深沉的叹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激情,在诗人胸中荡漾。有了这两句,就给这首送行诗平添许多艺术光彩。

作者岑参资料

岑参

岑参的诗词全集_岑参的诗集大全,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 查看详情>>

岑参古诗词作品: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题虢州西楼》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送严诜擢第归蜀》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奉和杜相公初发京城作》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 《戏题关门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