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兵马创作背景
《洗兵马》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春二月,即长安和洛阳收复之后、唐军兵败相州之前,作于洛阳。当时平叛战争形势很好,大有一举复兴的希望。所以诗中有很多欣喜愿望之辞。此诗共有四转韵,每韵十二句,自成段落。全诗声调回转而宏亮,词句曲折壮丽,有客观描述,有浪漫夸张,极抒喜悦之情,不同于杜诗的“沉郁”风格。同时大量使用对偶句,工整贴切自然;多用典故,精当准确;声韵流转平仄互换,顿挫有致。王安石在选杜诗时,将这首《洗兵马》标榜为杜集中压卷之作。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几经奔波,往来于鄜州、长安、凤翔间,《述怀》等诗已详言。至德二载九月,官军收复长安,十月杜甫携家随肃宗返回长安,仍任左拾遗,乾元元年六月,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春,杜甫在洛阳,这段时间两京相继克复,平叛捷报频传,杜甫认为胜利在即,就写了长诗《洗兵马》,希冀早日结束战乱,洗净兵甲永不复用。与此同时,杜甫也以暗喻的方式表达了对朝廷的弊政的不满和反感,因此,此诗有着鼓舞和警惕的双重功效。
洗兵马: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246.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诸将:指王李俶、郭子仪等将士。
山东:此指河北一带,华山以东地区。
清昼同:昼夜频传,见得捷报完全可信。
邺城:相州,今河南安阳。
河:指黄河。
一苇过:一芦苇可航,形容官军渡河极易。
胡:指叛将史思明等。
命在破竹中:指叛军之破灭已近在眼前。
祗残:只剩。
独任:只任用。
朔方:指节度使郭子仪的朔方军士。
汗血马:一种产于边地的宝马。
葡萄宫:汉代上林苑,代指唐宣政殿。
喂肉:此处二字描状生动,客观铺陈而又略寓讽刺朝廷借用回纥兵之意。
清海岱:就是清除了山东一带的叛军。
仙仗:皇帝的仪仗。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西。
笛里关山月:笛声里奏着关山月的益调。关山月为汉乐府横吹曲名,为军乐、战歌。
万国:即万方。
草木风:这里有草木皆兵之意。两句提醒肃宗不要忘记苦战的将士,想到人民所受的苦难。
成王:指太子李俶,收复两京的主帅。
心转小:转而变得小心谨慎。
郭相:郭子仪。
司徒:指检校司徒李光弼。
清鉴:识见明察。李光弼治军严,曾预料史思明诈降,终久必反,故说他清鉴悬明镜。
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
气:气度。
秋天杳:形容如秋空般明朗高远。
二三豪俊:指李傲、郭子仪、李光弼等。
为时出:应运而生。
济时:救济时危。
了:完毕。
冠冕:指上朝的群臣。
入:指进入皇宫。
正耐:正相称。
烟花:指朝贺时点燃的香烟。
鹤架:太子的车。
凤辇:天子之车。
问寝:问候起居。
龙楼:皇帝住处,此处指唐玄宗的住地。
攀龙附凤:这里指攀附肃宗和张淑妃的李辅国等。靠其有拥戴肃宗之功,回京后气焰极高。
化为侯王:形容肃宗封官之滥。当时肃宗大肆加封跟从玄宗入蜀和跟肃宗在灵武的扈从之臣。
汝等:斥骂的称呼,指李辅国辈。
蒙帝力:仰仗了天子的力量。
时:时运。
夸身强:夸耀自己有什么大本事。
萧丞相:汉代萧何,此指房琯。
张子房:汉代张良,此指张镐。
征起:被征召而起来做官。
风云会:风云际会。动乱时明君与贤臣的遇合。
扶颠:扶持国家的颠危。张镐曾预料史思明的诈降。两京收复,张镐出力颇多。
青袍白马:把安史之乱喻梁武帝时的侯景之乱。侯景作乱,部下皆骑自马,穿青衣。
更何有:是说不难平定。
后汉今周:用周、汉中兴之主汉光武帝和周宣王比拟唐肃宗。
再昌:中兴。
寸地尺天:指全国各地。
白环:传说中西王母朝虞舜时献的宝物。
银瓮:《孝经援神契》载: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传说王者刑罚得当,则银瓮出。
紫芝曲:秦末号称”四皓“的四隐士所作。
解:懂得。
望望:望了又望。当时正遇春旱,农民盼雨。两句表现了作者忧民之心。
河清颂:即宋文帝元嘉时鲍照所作《河清颂》。
淇:淇水,在邺城附近。
淇上健儿:指围攻邺城的士卒。
城南思妇:泛指将士的妻子。
天河:即银河。
洗甲兵:传说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此天洗甲兵。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得弟消息·汝懦归无计》 《秋风二首其二》 《酬郭十五受判官》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 《清明·朝来新火起新烟》 《寄薛三郎中》 《遣兴·蛰龙三冬卧》 《秋尽·秋尽东行且未回》 《归梦·道路时通塞》
古诗《洗兵马》的名句翻译赏析
-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 - 杜甫 - - 《洗兵马》
-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 - 杜甫 - - 《洗兵马》
-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 - 杜甫 - - 《洗兵马》
-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 - - 杜甫 - - 《洗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