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曹雪芹的诗 > 秋窗风雨夕 >创作背景的意思

秋窗风雨夕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出自:秋窗风雨夕 更新时间:2017-04-03

《秋窗风雨夕》,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女主角林黛玉所作的一首诗。林黛玉本意是伤感与自己身世凄苦无依,又哀伤与贾宝玉的前途渺茫,兼闻窗外风雨凄凉连绵不绝,她孤身一人病卧在床上,因此有感而作。

《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葬花吟》一样,都不妨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黛玉本来脆弱,如今,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自然会更加消沉。

秋窗风雨夕: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765.html

曹雪芹: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16.html

(1)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

(2)助凄凉,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

(3)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

(4)“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熔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

(5)摇摇,指烛焰晃动。爇(ruò),点燃。檠(qíng),灯架,蜡烛台。

(6)“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

(7)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

(8)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

(9)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

(10)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

(11)滴沥,水珠下滴。

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作者曹雪芹资料

曹雪芹

曹雪芹的诗词全集_曹雪芹的诗集大全,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查看详情>>

曹雪芹古诗词作品: 《簪菊》 《警幻仙姑赋》 《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 《分骨肉》 《访菊·闲趁霜晴试一游》 《咏白海棠·贾宝玉》 《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 《菊梦·篱畔秋酣一觉清》 《回前诗·一步行来错》 《回前诗·豪华虽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