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温德彝创作背景
《伤温德彝》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共四句:前两句叙述,从“戎虏”“犯”写到“戎虏”“还”,虽然将军的战绩只字未提,但将军的卓著战功已然写出;后两句议论,转写李广有功“不闻封”,与“他人丘垄似天山”构成鲜明的对比,进行深刻的讥讽。全诗借古讽今,多用典故,以汉朝大将李广作比,赞颂唐朝边将温德彝的赫赫功绩,叹惜边将的有功无赏,讽刺朝廷的赏罚不明,同时蕴含着作者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意。
此诗是为感叹温德彝的有功无赏而作的。温德彝于大和四年(830年)任河中都将,从诸道兵出征蛮戎,返途又从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温造平息兴元军叛乱。此诗疑作于此时。
伤温德彝: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6436.html
温庭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72.html
注释
⑴温德彝:唐文宗时大将,曾任河中都将、天德军使等职。
⑵戎虏:指武装的外族侵略者。榆关:古代有两处,一在今河南中牟县南,一即今河北秦皇岛市之山海关。此处借代边塞重镇。
⑶败:一本作“破”。龙城:在今河北长垣南,是汉时匈奴神圣要地,匈奴于岁五月在此大会各部酋长祭其祖先、天地、鬼神。
⑷闻:听说。李广:西汉武帝时大将,一生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骁勇善战为匈奴所畏,敬称之为“飞将军”,然终不得封侯,最后被逼而死。
⑸他:一本作“别”。丘垄:坟墓。天山:这里喻指坟墓大如天山一样。
白话译文
过去,外族侵略者武装侵犯北方,攻到榆关边塞时,被龙城飞将军李广打得一败涂地,只剩几个人、几匹马逃回去了。
李广有这么大的功劳,但没有得到应得的封爵;而那些无德无才的人,不但被封侯,而且死后还给建立了高大的坟墓。
作者温庭筠资料

温庭筠的诗词全集_温庭筠的诗集大全,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但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 查看详情>>
温庭筠古诗词作品: 《杨柳枝·苏小门前柳万条》 《清明日》 《堂堂曲·钱唐岸上春如织》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寓怀·诚足不顾得》 《咏春幡·闲庭见早梅》 《客愁·客愁看柳色》 《京兆公池上作》 《投翰林萧舍人》 《送崔郎中赴幕》
古诗《伤温德彝》的名句翻译赏析
-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 - 温庭筠 - - 《伤温德彝》
-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 - 温庭筠 - - 《伤温德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