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言洁书
言洁足下。仆平居读书2,考文章之旨,稍稍识其大端。窃以为文章之为道,虽变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3,即至篇终语止而混茫相接,不得其端4,此自左、庄、马、班以来5,诸家之旨,未之有异也。
盖文之为道,难矣。今夫文之为道,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然而吾所读之书而吾举而弃之,而吾之书固已读,而吾之文固已工矣6。夫是一心注其思,万虑屏其杂,直以置其身于埃壒之表7,用其想于空旷之间,游其神于文字之外8,如是而后,能不为世人之言,不为世人之文,斯无以取世人之好9。故文章者,莫贵于独知。
今有人于此焉,众人好之,则众人而已矣10,君子好之,则君子而已矣。是故君子耻为众人之所好者,以此也。彼众人者,耳剽目窃,徒以雕饰为工,观其菁华烂熳之章11,与夫考据排纂之际12,山其有惟恐不尽焉,此其所以枵然无有者也13。君子之文,淡焉泊焉14,略其盯畦15,去其铅华16,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仆尝入乎深林丛簿之中17,荆榛碍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虽咫尺莫能尽焉。余且悄揣焉惧跬步之或有失也18。及登览乎高山之颠,举目千里,云烟在下,苍然茫然,与大无穷19。顷者游于渤海之滨20,见夫天水浑沦21,波涛汹涌,惝恍四顾22不复有人间。呜呼!此文之自然者也。文之为道如是,岂不难哉?
仆自行年二十,即有志于文章之事,而是时积忧多愁,神气荒惑,又治生不给23,无以托一日之命24。自以年齿尚少,可以待之异日,蹉陀荏苒25,已逾三十,其为愧悔惭惧,何可胜言。数年以来,客游四方,所见士多矣,而亦未见有以此事为志者,独足下好学甚勤,深有得于古人之旨,见不以仆为不才,而谓可与于斯文也者26,仆何敢当焉?偶料检箧中文字27,自丙辰至于丙寅28,十年间所著,有《芦中集》、《问天集》、《围学集》、《岩居川观集》,为删其十之二三,汇为一集,而以请正于足下。足下以为可存,则存之;不然,即当削去。行且入穷山之中,躬耕读书,以庶几稍酬曩昔之志29。然而未敢必也30。
盖文之为道,难矣。今夫文之为道,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然而吾所读之书而吾举而弃之,而吾之书固已读,而吾之文固已工矣6。夫是一心注其思,万虑屏其杂,直以置其身于埃壒之表7,用其想于空旷之间,游其神于文字之外8,如是而后,能不为世人之言,不为世人之文,斯无以取世人之好9。故文章者,莫贵于独知。
今有人于此焉,众人好之,则众人而已矣10,君子好之,则君子而已矣。是故君子耻为众人之所好者,以此也。彼众人者,耳剽目窃,徒以雕饰为工,观其菁华烂熳之章11,与夫考据排纂之际12,山其有惟恐不尽焉,此其所以枵然无有者也13。君子之文,淡焉泊焉14,略其盯畦15,去其铅华16,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仆尝入乎深林丛簿之中17,荆榛碍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虽咫尺莫能尽焉。余且悄揣焉惧跬步之或有失也18。及登览乎高山之颠,举目千里,云烟在下,苍然茫然,与大无穷19。顷者游于渤海之滨20,见夫天水浑沦21,波涛汹涌,惝恍四顾22不复有人间。呜呼!此文之自然者也。文之为道如是,岂不难哉?
仆自行年二十,即有志于文章之事,而是时积忧多愁,神气荒惑,又治生不给23,无以托一日之命24。自以年齿尚少,可以待之异日,蹉陀荏苒25,已逾三十,其为愧悔惭惧,何可胜言。数年以来,客游四方,所见士多矣,而亦未见有以此事为志者,独足下好学甚勤,深有得于古人之旨,见不以仆为不才,而谓可与于斯文也者26,仆何敢当焉?偶料检箧中文字27,自丙辰至于丙寅28,十年间所著,有《芦中集》、《问天集》、《围学集》、《岩居川观集》,为删其十之二三,汇为一集,而以请正于足下。足下以为可存,则存之;不然,即当削去。行且入穷山之中,躬耕读书,以庶几稍酬曩昔之志29。然而未敢必也30。
作者戴名世资料
与刘言洁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与刘言洁书》是戴名世关于散文创作的一篇重要文论。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开宗明义指出:“窃以为文章之为道,虽变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以“自然”作为为文之旨,是自东汉初年王充以后的历代许多文学家和批评家所强调的重要艺术观点。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
注释1。刘言洁:刘齐,字言洁,为人正直,有文名,与戴名世、方苞俱为挚友。2。平居:平时,平日。3。率其自然:循其自然之情,不矫揉造作。行其所无事:《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言大禹治水,采取疏导的办法,即顺应水的自然之势,因势利导,而无事于人工的堵截湮塞。戴名世引用这句话,意...
文言文《与刘言洁书》名句翻译赏析
- 今夫文之为道,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然而吾所读之书而吾举而弃之,而吾之书固已读 - - 戴名世 - - 《与刘言洁书》
- 言洁足下。仆平居读书,考文章之旨,稍稍识其大端 - - 戴名世 - - 《与刘言洁书》
文言文《与刘言洁书》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养才》 - - 苏洵 - - 奇杰之士,常好自负,疏隽傲诞,不事绳检,往往冒法律,触刑禁,叫号欢呼,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嗜利酗酒,使气傲物,志...
- 文言文《延笃传》 - - 范晔 - - 延笃字叔坚,南阳郡犨县人。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
-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 - 刘向 - -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
- 文言文《苗授传》 - - 脱脱 - - 苗授,字授之,潞州人。父京,庆历中,以死守麟州抗元昊者也。少从胡翼之学,补国子生,以荫至供备库副使。王韶取镇洮,授...
- 文言文《泉仲遵传》 - - 令狐德棻 - - 泉仲遵,少谨实,涉猎经史。年十三,州辟主簿。十四,为本县令。及长,有武艺。遭世离乱,每从父兄征讨,以勇决闻。高敖曹...
- 文言文《新唐书·毕诚传》 - - 欧阳修 - - 毕诚,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诚,蚤孤。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
- 文言文《李泰伯改字》 - - 洪迈 - -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
- 文言文《郑同北见赵王》 - - 刘向 - - 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
- 文言文《于敏中传》 - - 赵尔巽 - -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
- 文言文《慎其所处者》 - - 无名氏 -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