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孙绍传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代仕官慕容氏。祖孙志进入朝廷,卒于济陽太守任上。父孙协,字文和,上党太守。孙绍少年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陰陽术数,也多有涉猎。初任校书郎,渐迁给事中,成年后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朝廷大事,好言得失,于是为世人所知。曾著《释典论》,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也时有可存的价值。与常景等人一起修定律令。
延昌年间(512~515),孙绍上表说:
“臣听说建国有计,虽危必定转安;施行教化必和,虽然寡少必能转为强盛,治理国家违背人理,虽合必离;作用失机,虽成必败。这是古今同然,百王为政的固定法则。伏惟大魏应天明命,兆启无穷,毕世后仁,国运延续七百年。现在二虢京门,下无严防;南、北二中,也缺固守。长安、邺城,是国脉所系的重镇;穰城、上党,乃国家腹背所凭。四军五校之轨,领、护分事之式,征兵储粮之要,舟船水陆之资,山河要害之柄,缓急去来之用,持平赴救之方,节用应时之法,特别应该修理置办,这样才能巩固国家堂堂之基。持满之体,怎能忽略?居安之时,故应思危矣。
“且法开清浊,清浊事理仍然不平;申滞理望,而卑寒之士仍然困顿。士庶同悲,兵徒怀怨。中正卖望于下里,主按舞笔于上台,真伪混淆,知而不纠,得到好处的人不高兴,失去的人加倍怨愤。虽说让门齐身等,而泾、渭仍很不同,类应同役,而苦乐悬殊。士人居职,不以为荣;兵士劳役辛苦,心不忘乱。所以有人竞相放弃本郡,飘落藏匿他乡。或诡称托养,散在人间;或亡命山泽,渔猎度日;或投仗强豪,寄命衣食。又应迁之户,逐乐诸州;应留之徒,避寒归暖。加上官员子弟,随逐浮游,南北东西,卜居不定。禁止不严,任意取适。如此之徒,不可胜数。爪牙不复为用,百工争弃其业。统一之计,实际缺损;考课方法,责办无日。流浪之徒,应加精校。现在强敌窥时,边民伺隙,境内之民心中不平,久戍士兵心怀怀怨,天下如战国之势,臣窃谓十分危险了。必定成为制造祸乱之源的,是北边镇戍之人啊。
“如是一统之年,持平治国,是大道之计;混乱之时,纵横之术用之,这是行权术的必然。所以说道不可久,必须使文饰质朴之道交替使用;权不可常,随治乱以收物。文质应世,道形自安;薄厚得当,权势也济。然而,王者计法之意,化物之规,圆与方务得其境,人与物不失其地。又先帝时,律令都议,而律很快施行,令独不出台,至今已有十多年了。臣认为令的本质,即是帝王之身,分处百官之仪,安置九服之节,经纬三才之伦,包罗六卿之职,施置风化之门,用来赏罚的原则,这才是有为之关键,世法之大本也。然修订律令的人,都是通古的,依古式撰定律令,大体可观,新定律令,比之前令,精粗昭然。但是主议之人,太用古制。如全部依古,高祖之法,也须升降去留。谁敢说高祖之法也有是非呢?因这样争论不休,所以令久废不理。然而律令配套,不可偏用,而今律颁令止,办起事来十分滞慢不便。如令不颁,就是没有典法,臣下执事,依何而行?臣等修律,并非不勤勉,而署名之日,臣却不见。这就是所谓农夫尽力,他人享受收成,功名之所,臣实郁郁于怀。”
没多久,出任济陰太守。还朝之后,历任司徒功曹参军,步兵、长水校尉。正光初年(520~521),兼任中书侍郎,出使高丽。还朝,任镇远将军、右军将军。很久以后,任徐、兖和。。使。还朝,孙绍上书大陈军国利害,没回音。孙绍又上表说:“臣听说文质互用,治理之道方能淳和;薄厚得时,人物以之通济。所以能事和三灵,仁洽九服。伏思陛下应灵登极,冲明照物,宰相忠诚纯正,文臣武将都很称职,既有升平之基,应成无为之业。而如今漠北叛乱,陇右构逆,中州惊扰,百姓窃议,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都是由于国法不通,下情怨塞的缘故。臣虽然愚陋短识,具陈始末缘由。以前都城在代郡,武质而治安;移京中土以来,文华而政乱。故臣过去在太和年间,极陈朝政得失,具论四方华夷心态,高祖垂纳,文字应该可以找出。延昌、正光年间,奏疏频上,主管收录,不蒙回音,当时事势,乃至于此,尽微臣预陈之验。今天东南有窃称帝号之敌,西北有拒逆皇命之寇。这怎能怨天,实在应该怪人。为臣今天不忧荒服之外,正是担心中畿,目前应做的必须立即改弦更张,以宁息微臣之意。如仍然迟疑不决,变乱很快就会发生,肘腋一乱,国家大势去矣。然为臣奉国四世,高兴悲戚每世都有,但是任职散漫,不关机密,宁安济国之计,欲陈无所,可以说是经纬很多,无机可织成品。大凡天下者,大器也。一正难倾,一倾难正。当今天下形势之危,蹑足之急,臣虽肉食,但痛心不止。泣血上陈,愿陛下采纳为臣意见。如能言参执事,献可替否,寇逆能除,国家称庆,那臣虽死如生,为臣犬马之情已毕。”
孙绍性格刚直,每次封书论事,经常言辞恳切,不怕犯忤。但他天性疏脱夸说,言论高下难分。当时人都很轻视他,意见不见采纳。孙绍兄世元早逝,世元善于弹筝,孙绍后来听到筝的声音便流涕呜咽,舍之而去,世人以此崇敬他。
朝廷除任他为骁骑将军,出使吐谷浑。还朝后,任太府少卿。曾因朝见,灵太后对他说:“卿年渐渐老了。”孙绍说:“臣年纪虽老,臣为卿乃少。”太后笑了。迁任右将军、太中大夫。孙绍曾与百官赴朝,东掖门没开,孙绍守门待旦。孙绍在众人中引吏部郎中辛雄走出众人堆,偷偷跟他说:“这中诸人,不久都当死尽,只有我与卿你仍享富贵。”辛雄大为惊愕,不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不久就有河陰之难。孙绍善于推算禄命,事情有验的很多,知道的人都很惊异。
建义初年(528),朝廷除授他为卫尉少卿,将军如故。转任金紫光禄大夫。永安年间(528~530),朝廷拜授他为太府卿。因他以前参加讨论《正光壬子历》,赐爵新昌子。太昌初年(532),迁任左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永熙二年(533)去世,时年六十九岁。朝廷赠他为都督冀、瀛、沧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冀州刺史,谥称宣。
孙绍传相关文章
- 《宋世景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宋世景,广平人,河南尹宋翻的第三个弟弟。少小即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侍......
- 《朱长生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朱长生及于提,都是代州人。高祖时,朝廷命朱长生为员外散骑常侍,与于......
- 《王崇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王崇,字乾邕,陽夏雍丘人。兄弟两人都以孝顺著称于世。勤于耕种,以奉......
- 《赵琰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当初,苻氏叛乱,赵琰被奶妈带......
- 《温子升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温子升,字鹏举,自称太原人,晋代大将军温峤的后代。世代居住江左。祖......
- 《李业兴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祖父李虬,父玄纪,都因儒学渊博被推举为孝廉。玄......
- 《刁冲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刁冲,字文朗,渤海饶安人,镇东将军刁雍的曾孙。十三岁成为孤儿,孝顺过......
- 《董征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董征,字文发,顿丘卫国人。祖董英,任高平太守。父董虬,终官郡功曹。董......
- 《孙惠蔚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孙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小字陀罗。自称六世祖道恭为晋长秋卿,从道......
- 《刘献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刘献之,博陵饶陽人。少时失去父母,十分贫困,却十分喜欢《诗经》、《......
- 《陈奇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陈奇,字修奇,河北人,自称是晋凉州刺史陈骧的八代孙。祖陈刃,仕官慕容......
- 《胡国珍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祖胡略,任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
- 《高肇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的哥哥。自称本是勃海。。人。五世祖高顾,晋......
- 《冯熙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冯熙字晋昌,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的哥哥。祖冯文通,记在《海夷传》。......
- 《常景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常景,字永昌,河内人。父常文通,终官天水太守。常景少时聪慧敏捷,初读......
- 《祖莹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祖莹,字元珍,范陽遒人。曾祖祖敏,在慕容垂政权中任平原太守。太祖平......
- 《李琰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李琰之,字景珍,小字默蠡,陇西狄道人,司空李韶的同族弟弟。少小时即有......
- 《山伟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山伟,字仲才,河南洛陽人,其祖先为代人。祖山强,容貌美好,身长八尺五寸......
- 《綦俊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綦俊,字。。显,河南洛陽人。其祖先是代人。祖綦辰,任并州刺史。綦俊......
- 《侯渊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侯渊,神武尖山人。机警有胆略。肃宗末年,六镇饥荒变乱,侯渊随杜洛周......
- 《侯莫陈悦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侯莫陈悦,代郡人。父侯莫陈婆罗门,任驼牛都尉,所以悦在河西长大。他......
- 《贺拔胜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贺拔胜,字破胡,神武尖山人。祖贺拔尔逗,被选拔充实北防,定居武川。因......
- 《樊子鹄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樊子鹄,代郡平城人。其先人为荆州蛮人酋帅,被迁往代郡。父樊兴,为平......
- 《贾显度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贾显度,中山无极人。父贾道监,任沃野镇长史。显度形貌伟壮,有志气。......
- 《斛斯椿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斛斯椿,字法寿,广牧富昌人。父亲斛斯敦,肃宗时任左牧令。当时黄河以......
- 《叱列延庆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叱列延庆,代州西部人,祖上世世为酋帅。曾祖叱列。。石,世祖末年跟随......
- 《朱瑞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朱瑞,字元龙,代郡桑乾人。祖朱就,字祖成,卒于沛县令。父朱惠,字僧生,行......
- 《张熠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张熠,字景世,自称是南陽西鄂人,汉代侍中张衡是他的十世祖。张熠应朝......
- 《鹿胒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鹿胒,字永吉,济陰人。父鹿生,在《良吏传》。胒喜欢兵书、陰陽、释氏......
- 《董绍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董绍,字兴远,新蔡鱼同陽人。少年好学,颇有文义。起家任四门博士,历任......
- 《范绍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范绍,字始孙,敦煌龙勒人。少年聪敏。年十二,父命学习,师从崔光。因父......
- 《成淹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成淹,字季文,上谷居庸人。自称晋侍中成粲的六世孙。祖成升,居家北海......
- 《张普惠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张普惠,字洪赈,本是常山九门人。他身高八尺,容貌魁伟。父亲张晔,本是......
- 《孙绍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代仕官慕容氏。祖孙志进入朝廷,卒于济陽太守......
- 《高道穆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高谦之弟恭之,字道穆,以字被世人称呼。高道穆学涉经史,不是名流隽士......
- 《高谦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高崇的儿子高谦之,字道让。少小时侍奉后母李氏,孝名远扬,李氏抚养他......
- 《辛纂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辛雄从父兄辛纂,字伯将。学业博涉文史,性情温良雅正。初为官任兖州......
- 《辛雄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父亲辛畅,字幼达,任大将军谘议参军、汝南乡......
- 《宋翻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宋翻,字飞乌,广平列人人氏,吏部尚书宋弁同族弟弟。少年即有志操,世人......
- 《张烈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张烈,字徽仙,清河东武城人。魏高祖赐名叫烈,张烈便以本名为字。高祖......
- 《尔朱天光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尔朱天光,尔朱荣从祖兄的儿子。少年勇猛果敢,善于弓马,尔朱荣亲近怜......
- 《尔朱世隆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尔朱仲远弟弟尔朱世隆,字荣宗。肃宗末年,任直斋。转任直寝,后来兼任......
- 《尔朱兆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尔朱兆,字万仁,尔朱荣的侄子。少时骁勇刚猛,善于骑射,徒手与猛兽搏斗......
- 《尔朱荣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氏。他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便以州名为姓氏。......
- 《崔延伯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崔延伯,博陵人。祖崔寿,在彭城陷入江南政权。崔延伯很有力气,少年即......
- 《杨大眼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杨大眼,武都氐人杨难当的孙子。大眼少年即有胆识力气,跳跃行走如飞......
- 《奚康生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奚康生,河南洛陽人。其祖先是代人,世代为部落大人。祖奚直,官至平远......
- 《李苗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李苗,字子宣,梓潼涪人。父李膺,为官萧衍尚书郎、太仆卿。李苗出生后......
- 《江悦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江悦之,字彦和,济陽考城人。七世祖江统,晋朝时任散骑常侍。刘渊、石......
- 《席法友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席法友,安定人氏。祖父投奔南方政权。法友任职萧鸾,以臂力建立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