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祁奚举贤(攘公三年)
-----不偏不党的滋味
【原文】
祁奚请老(1),晋侯问嗣焉(2)。称解狐(3)——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4)。”于是羊舌职死矣(5),晋侯曰:“孰可以代之(6)?”对曰:“赤也可(7)。”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8),羊舌赤佐之(9)。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10)。称其仇,不为谄(11);立其子,不为比(12);举其偏,不为党(13)。《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14)。”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为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15)。”祁奚有焉。
【注释】
(1)祁奚:字黄羊,晋国大臣,三年前任晋国中军尉。请老:告老,请求退休。(2)晋侯;指晋悼公。嗣:指接替职位的人。(3)称:推举。解狐:晋国的大臣。(4)午;祁午,祁奚的儿子。(5)于是:在这个时候。羊舌职:晋国的大臣当时任中军佐,姓羊舌,名职。(6)孰:谁。(7)赤:羊舌赤,字伯华,羊舌职的儿子。(8)中军尉:中军的军尉。(9)佐子:辅佐他,这里这指担当中军佐。(10)于是:在这件事情上。举:推荐。善:指贤能的人。(11)谄(chan):谄媚,讨好。(12)比:偏袒,偏爱。(13)偏:指副职,下属。党:勾结。(14)这两句话见于《尚书。洪范》。王道:理想中的政治。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15)这两句诗出自《诗。小雅。裳裳者华》。
【译文】
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中军尉职务的人。祁奚推举解狐——而解狐是他的仇人。晋悼公要立解狐为中军尉,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又问他,祁奚回答说:“祁午可以任中军尉。”正在这个时候羊舌职死了,晋悼公问祁奚:“谁可以接替羊舌职的职位?”祁奚回答说:“羊舌赤可以。”于是,晋悼公让祁午做了中军尉,让羊舌赤辅佐他。
君子认为祁奚在这件事情上能够推举贤人。推荐他的仇人,而不谄媚;推立他的儿子,而不偏袒;推举他的下属,而不是勾结。《尚书。洪范》说:“没有偏袒不结党,王道政治坦荡荡。”这话大概是说的祁奚这样的人了。解狐得到举推,祁午得到职位,羊舌赤得到官职;立了一个中军尉的官,而得举、得位、得官三件好事都成全了,这正是由于他能推举贤人。恐怕只有贤人,才能推举跟自己一样的人。《诗。小雅。裳裳者华》说:“只因为他有仁德,才能推举象他的人。”祁奚就具有这样的美德。
【读解】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能做到象祁奚这样,不管是仇人也好,还是自己的亲属、部下也好只以德行和才能作为推荐的标准,这样的人古往今来都是少数,确实不多。假如世界上充满了象祁奚这种坦坦荡荡、不偏不党的君子,世界将会是另一个样子,祁奚也就失去了光彩。正因为稀少,大多数人做不到,他才成了榜样,才有了光彩,才让我们称赞。
从人们的愿望来说,总希望祁奚越多越好,世界也将因此变的越来越美好。但是,希望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还会很大。一方面我们不会因为现实不如意而放弃希望;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有了前人榜样,心怀希望,从而闭目不看现实。这大概是一个永远的结论,难以解决。
理想与现实比较起来,要虚无飘渺的多,因为我们总是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周围生活的真实模样:人们拉帮结伙,你吹我捧,一方面胆子更大,另一方面手法更新,再加上更新的创造,比如“炒”,比如人走茶不凉把尾巴留下。当你实实在在地面对这些东西时,能不丧气吗?。
我们总是在失望和丧气中想起一句不老不新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表面上看起来这话充满积极乐观的气味,但是一想到玻璃缸里的金鱼,就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祁奚举贤(攘公三年)相关文章
- 《汉纪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元光二年(戊申、前13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十汉武帝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133年)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冬季,......
-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九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
- 《汉纪八 孝景皇帝下前三年(丁亥、前15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八汉景帝前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冬,十月,梁王来朝。时上未置太......
-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前16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七汉文帝前十一年(壬申,公元前169年)冬,十一月,上行幸代;春,正月,自......
- 《汉纪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177)》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六汉文帝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冬季,......
- 《汉纪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五汉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
- 《汉纪四 太祖高皇帝下八年(壬寅、前19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四汉高帝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冬,上击韩王信余寇于东垣,过柏人......
-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五年(己亥、前20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三汉高帝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
- 《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前20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二汉高帝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
-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乙未、前206)》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汉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
-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秦纪三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
- 《秦纪二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前227)》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秦纪二秦始皇帝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荆轲至咸陽,因王宠臣蒙嘉卑......
-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秦纪一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
- 《周纪五 赧王下四十三年(己丑、前27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周纪五周赧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
- 《周纪四周赧王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97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周纪四周赧王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97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
- 《周纪三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周纪三周慎靓王元年(辛丑,公元前320年)卫更贬号曰君。卫国国君再次......
-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周纪二周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齐伐魏,取观津。齐国攻打魏国,夺......
-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
- 《伍员奔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佞小人如耗子屎【原文】楚子之在蔡也①,矍陽封人之女奔之②......
- 《楚国白公之乱(哀公十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宫廷之争难说清【原文】楚太子建之遇谗也,自城父奔宋;又辟华......
- 《伍员谏许越平(哀公元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穷寇不可不猛追【原文】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1),报檇李也(2)......
- 《齐鲁夹谷之会(定公十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圣人知礼而有勇【原文】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1)......
- 《晏婴论和与同(昭公二十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和是万物人事的最高境界【原文】侯至自田(1),晏子待于遄台②......
- 《子产论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胡萝卜和大棒都不可少【原文】郑子产有疾,谓于太叔曰:“......
- 《申包胥如秦乞师(定公四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为臣以尽忠为天职【原文】初,伍员与申包胥友①。其亡也,谓申......
- 《晏婴叔向论楚晋季世(昭公三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原文】候使晏婴请继室于晋(1)。。。......
- 《子产不毁乡校(襄公三十一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民心可疏导不可左右【原文】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②。然......
-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对傲慢无礼还以颜色【原文】公薨之月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②,......
- 《季札观乐(襄公二十九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听乐观舞论德政【原文】吴公子札来聘①。……......
-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原文】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①,......
- 《伯州犁问囚(襄公二十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一上下其手最可恨【原文】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1),闻吴有备......
- 《祁奚举贤(攘公三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不偏不党的滋味【原文】祁奚请老(1),晋侯问嗣焉(2)。称解狐(......
-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刺客的赌博游戏【原文】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①,使公子掩余、......
- 《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对外扩张治不了政治病【原文】六月,晋、楚遇于鄢陵(1)。范文......
- 《吕相绝秦(成公十三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有关说客的是与非【原文】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1),曰:&l......
- 《楚归晋知蓥(成公三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恩怨【原文】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
- 《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勇斗须在关键时【原文】楚癸酉,师陈于鞌(1)。邴夏御侯,逢丑父......
- 《宋及楚平(宣公十四年、十五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尔虞我诈不会绝迹【原文】楚子使申舟聘于(1),曰:“无假......
-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光明与黑暗的抗争【原文】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
-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利令智昏必遭惩罚【原文】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1)。出......
-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
-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仗越打越精【原文】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
- 《展喜犒齐师(僖公二十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依*智慧和实力才能无畏【原文】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 《晋国骊姬之乱(僖公四、五,六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最能适应者为强者【原文】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1),卜之(2......
-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原文】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
- 《齐桓公伐楚(僖公四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智慧是弱者的盾牌【原文】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蔡溃,遂......
-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两军交战智者胜【原文】十年春,齐帅伐我①。公将战(2),曹刿请......
- 《石碏大义灭亲(隐公三年、四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让自然本能服从于道义【原文】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①,......
-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gōng)叔段。庄公寤(wù)【通......
- 《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磨难是一笔财富【原文】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