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赏析
此诗以首二字“吁嗟”为题,为全篇蒙上了忧悒的色彩。飞蓬是孤独的,“居世何独然”。然而它被迫脱离本根的悲哀更甚于它的孤独。作者用一系列动词极力刻画了飞蓬的艰难坎坷。七陌九阡八泽五山的广袤带来的并不是游历的快意,而是无尽的漂泊、举目无亲的痛苦。比这种飘荡本身更难以忍受的则是永远无法预料的身不由己的命运。
曹丕登基后,曹植实际上就已被放逐。以贵公子而遭流放,尴尬的处境令曹植“吁嗟”不已。他无心背叛,渴望报国,却被行监坐守,动辄得咎。“卒遇回风起”的希冀,“忽然下沉渊”的冰冷,“惊飚接我出”的慌乱,“当南而更北”的不由自主,“忽亡而复存”的劫后余生的惊恐等等。在这种上天入地“流转无恒处”的辗转中,他终于忍无可忍地发出“谁知吾苦艰”的哀叹。
诗人气质浓郁的曹植,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被逼出这样的愿望:“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宁愿在痛苦中死去,只求与根相连,不再奔波。中林草为了结束“流转无恒处”而情愿燔于野火而靡灭,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操控于人的忿忿不平。他只能通过这样低微的幻想来转移自己的痛苦。“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像转蓬这样离根飘荡,就是活着,也要比中林草受野火的烧灼痛苦百倍。与根株相连,也就是与亲生骨肉同胞相连,这愿望其实是微薄的,一般人都能轻易获得,但又如此珍贵,以至于曹植为之竭力尽瘁去追求呼号。这两句结语,反射全诗,使诗中的每一句,全都发出悲怆的回应。曹植以《七步诗》名扬天下,七步成诗也许不实,而此篇却可成为与它异曲同工的真实佐证。
这首诗运用比拟手法,将对转蓬漂泊生涯的描述,化成了作者自身痛苦遭际的再现;又通过转蓬之口,发出了对于一手制造作者孤独漂泊悲剧的执政者的愤切控诉。转蓬与作者两者交融合一,映照得非常精妙。
吁嗟篇: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9368.html
曹植: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6.html
《浮萍篇》是魏晋时期文学家曹植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属相和歌辞,清调曲。开篇两句,诗人以浮萍起兴,比喻荏弱女子,她必须依附在水中才能够生活(这里的水比喻男子和丈夫)。尽管如此,浮萍的命运还是飘忽不定的,只能“随风东西流”,任人摆布,孤立无助。
作者曹植资料
古诗《吁嗟篇》的名句翻译赏析
-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 - 曹植 - - 《吁嗟篇》
-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 - 曹植 - - 《吁嗟篇》
-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 - 曹植 - - 《吁嗟篇》
-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 - 曹植 - - 《吁嗟篇》
-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 - 曹植 - - 《吁嗟篇》
-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 - 曹植 - - 《吁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