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赏析
陆贽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弊端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札子,乞校正陆贽奏议,并建议哲宗反复熟读,从中得到治国的启发。文章写得娓娓动听,很有说服力。如“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都非常切合作者、陆贽、宋哲宗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陆贽的札子虽当世不为德宗所用,但已是如“经效于世间”的良药,为“治乱之龟鉴”,若为哲宗熟读,“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文章写得真切动人。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304.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送笋芍药与公择·今日忽不乐》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 《七绝·夜桥灯火照溪明》 《和陶饮酒·二豪诋醉客》 《野人庐·少年辛苦事犁锄》 《牡丹·小槛徘徊日自斜》 《杂书四绝·清晓披衣寻杖藜》 《初到杭州寄子由·眼看时事力难胜》 《皇太后阁·瑞日明天仗》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古诗《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的名句翻译赏析
- 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 - 苏轼 - - 《》
- 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 - - 苏轼 - - 《》
- 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 - - 苏轼 - - 《》
- 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 - - 苏轼 - - 《》
-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 - - 苏轼 - - 《》
- 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 - 苏轼 - - 《》
-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 - - 苏轼 - - 《》
-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 - 苏轼 - - 《》
- 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 - 苏轼 - - 《》
-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 - 苏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