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花影重重“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是“上”,而不是“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几度呼唤儿童,却“扫不开”花影,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太阳落山,花影刚刚被“收”拾去,月亮又将它“送”过来了,这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8862.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次韵李公择梅花》 《赠王仲素寺丞》 《园田居·东家著孔丘》 《次韵毛滂法曹感雨诗》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 《寄北山清顺僧·草没河堤雨暗村》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雪後书北台壁·城头初日始翻鸦》 《题沈君琴》
古诗《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的名句翻译赏析
-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 - 苏轼 - - 《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 苏轼 - - 《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
《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 - 赏析 - - 苏轼
- 古诗《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浣溪沙·送叶淳老》-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石鼓歌·冬十二月岁辛丑》-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 -注释译文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