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赏析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
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本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8913.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行香子·过七里濑》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也流露了功名虚无、江山长在的人生哲学。上片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后三句从不同角度写溪水;下片开头两句写山,中间插入议论感慨,最后有以写山作结。全词将水上行舟的“静美”,和时空变化的“动美”结合的十分完美,语言清丽,意境广渺,既有幽美的画面,又含有深邃的哲理,刚柔相济,韵味深远。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春二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他巡查富阳,由新城至桐庐,乘舟富春江,经过七里濑时作此词。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东亭·仙山佛国本同归》 《赐执政讲·绣裳画衮云垂地》 《次韵答钱穆父以轼得汝阴用杭越唱酬韵作诗见》 《瑶池燕·飞花成阵》 《夜饮次韵毕推官》 《梅花十绝·人去残英满酒樽》 《南歌子·湖景》 《七绝·天目山前绿浸裙》 《寓居合江楼》 《久旱·去年东坡拾瓦砾》
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名句翻译赏析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 苏轼 -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 苏轼 -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赏析 - - 苏轼
- 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王维吴道子画》- -赏析 - - 苏轼
-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 -赏析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