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鉴赏
第二首由景及人,写南堂主人公的形象。前二句描写诗人虽已年老,却依旧眼明身健,两鬓青青,见出他身处逆境却能泰然自若的开阔胸襟,以及尽管政治上遭罹严酷的打击,精神则不可屈曲的坚毅性格。后二句展现诗人明窗下写小字,幽室中养丹砂的日常生活场景,由此显示他宁静淡远的心境。苏轼谪居黄州后,常常“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黄州安国寺记》)。他专心写小字也好,学道士养丹砂也好,都是为了达到忘世忘物的清虚境界,从而得到心灵的充实和自我愉悦。这境界是诗人从老庄、释道等思想中悟到、求得的。
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024.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南堂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组诗围绕置身于南堂的种种感受而写,立意各自不同,五首分列开来,独立成篇,但又相互联接,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画,表现了清静而壮美的自然环境,表达了悠闲自得的感情,创造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冬至日赠安节》 《绝句·此身分付一蒲团》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 《送蜀僧去尘》 《荷叶·田田抗朝阳》 《和陶拟古·少年好远游》 《唱和四绝·帝城春日帽檐斜》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东府雨中别子由》 《座上赋戴花得天字》
古诗《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的名句翻译赏析
-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 - - 苏轼 - - 《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
- 暮年眼力嗟犹在,多病颠毛却未华 - - 苏轼 - - 《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
《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 - 鉴赏 - - 苏轼
- 古诗《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南堂·暮年眼力嗟犹在》-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赏析 - - 苏轼
- 古诗《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赏析 - - 苏轼
- 古诗《渔父·渔父笑轻鸥举》-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注释译文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