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鉴赏
上片写侍女离别前夜的悲伤生活环境与心态。开头两句,点明侍女在别离徐君猷后的“夜寒冰合井”的生活时令,“画堂明月侵帏”的生活氛围。接着三句,写在极其严寒、月透帐帏的冬夜里,青灯若明若灭地映照着“悲啼”的侍女。“青缸挑欲尽”,写侍女“悲啼”时间之长,“粉泪裛还垂”,写侍女“悲啼”程度之深。以伤恨为中心,以明月、青灯为帮衬,把今、昔、未来串连起来,显示愁恨绵绵无尽期,明月、青灯仍长在。当时的明月、青灯曾映照着陪伴着主人的欢笑,而今明月、青灯之下,却只有侍女孤身一人。该词与《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中的“泪巾犹裛香泉”“别梦”的意境完全吻合。这不是偶合,而是离情的必然。两心相许,终身难忘。在徐君猷离黄州几个月后,侍女也将离去,自然引起侍女生活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悲伤。胜之是词人最欣赏的侍女。胜之与于黄州的一段生活,在词人脑际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而今将各奔西东,叫词人魂飞梦萦、牵肠挂肚。
下片写侍女惜别前夜的歌声,令人动心、消魂和断肠。“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写侍女伤离别时的未歌先泪、半歌半悲。“掩泪”写侍女的哭态,“歌声”写侍女的强颜,“清悲”写侍女的伤感。泪(粉泪、掩泪)、歌(歌声)、悲(悲啼、清悲)三者交融,让人为之动心、消魂?正是词人所谓歌有声,人有情,“情声两尽莫相违”的慰藉词了。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侍女的无限伤感与痛苦。“梁上暗尘飞”,这一赞赏是不过分的,表明词人对这位即将离黄州去苏州的侍女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
全词情真意切,恸天感人,笼罩在灰暗、悲凉的气氛中。冬天、寒夜、冰井、明灭青灯、悲啼、粉泪(掩泪)、清悲歌声、肠断、暗尘等词语的巧妙缀合,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位声情并茂、声泪俱下、令人倾倒的侍女形象。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113.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行香子·昨夜霜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属悲秋之作。上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景,下片抒情。这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对于时光易逝、老年无奈的感慨。全词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
薛本《苏文忠公全集》从词意及“书空”之典,认为“当写于劳州时期或南迁之后”。而苏轼在黄州时期曾于元丰六年(1083)春夏间一病半年,然病愈在闰六月底,与同中所写深秋景色不侔。绍圣元年(1094)迁惠州后,苏轼于二年七月痔疾发作,八九月间始愈,时已至深秋,与词相合。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谢仲适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虞美人·冰肌自是生来瘦》 《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 《法惠寺横翠阁》 《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 《梅花·鲛绡剪碎玉簪轻》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杜介熙熙堂》 《和陶劝农·天祸尔土》 《寒食雨·春江欲入户》
古诗《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的名句翻译赏析
- 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 - 苏轼 - -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 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 - 苏轼 - -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 - - 苏轼 - -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 - - 苏轼 - -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 鉴赏 - - 苏轼
- 古诗《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行香子·昨夜霜风》-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次韵前篇》- -赏析 - - 苏轼
- 古诗《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创作背景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