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出自: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 更新时间:2017-11-02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孩子的教育话题,看起来观点荒谬,实际上是反讽,因为在苏轼看来,当时的公卿宰相,都是一些只会保持权位,毫无治国才具的人。《东都事略·神宗本纪》:“元丰五年夏四月癸丑,更官制,以王珪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确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章敦门下侍郎,张璪改中书侍郎,蒲宗孟尚书左丞,王安礼尚书右丞。”可见在元丰年间的宰执大臣,都是才具平庸的人,这就难免东坡要发出不平之鸣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自退之道》的一章里说:“东西方的政治规则完全一样,爬到顶端的一定是庸才。”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因为做大官的,最好不要负什么责任,对事既不必肯定,也不宜否定,操持模棱两可,出语含含混混,这样就无往而不利。做大官高官要特别小心,不可随便得罪人,且要多施小惠给人家。但是苏东坡不是这样的人,对做大官成功的规则,他一样也不能恪守,所以遭到无情的打击而颠沛流离,因此才会发出“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的不平之鸣了。

另外,苏东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不会不知道历史上曾有装糊涂而保全身的先例:春秋时代的卫国,有个大夫宁武子,他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从卫文公到卫成公,无灾无难地安然做了两朝元老。孔子道出了个中原委:“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会装糊涂。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种装糊涂别人就做不到了。”苏东坡要儿子“愚”,是为儿子设计的一种人生策略,就是学习宁武子的“愚”,也就是老子的“大智若愚”。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苏东坡明白自己就是因为太过突出,反而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要儿子隐匿锋芒,学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苏轼是诗词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作品讲究炼词炼意,这首七绝也是如此。一个“望”字,写尽了人们对孩子的期待;一个“误”字,道尽了自己一生的遭遇。诗中几处转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聪明,我却望子愚蠢,一转折也;人聪明就该一生顺利,我却因聪明误了一生,二转折也;愚鲁的人该无所作为,但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三转折也。苏轼的牢骚全在这些转折中。

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687.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晚眺》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为神智体,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此诗虽属文字游戏,但从全诗所创造的意境看,它情景交融,诗韵充足,仍不失为一首颇为耐人寻味的写景诗。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送襄阳従事李友谅归钱塘》 《欲往湖州见孙莘老别公辅希元彦远》 《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 《无题·引手攀红樱》 《与道源游西庄遇齐道人同往草堂为齐书此》 《皇太后阁·宝册琼瑶重》 《临江仙·诗句端来磨我钝》 《游何山·今日何山是胜游》 《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梅花十绝·北客南来岂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