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滩·宰嚭亡吴国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出自:西施滩·宰嚭亡吴国 更新时间:2020-08-06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这首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像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能是诗人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这“似有”二字,选用得非常得体,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慨叹。这一联,完全是在抒情中进行议论,在议论中渗透感情。
晚唐诗人罗隐也写过类似的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比较起来,两诗的立意相似,又各具特色。罗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亡,这比崔诗似觉深入一层;崔诗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在一起,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一筹的地方。

西施滩·宰嚭亡吴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3275.html

崔道融: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36.html

《西施》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主要记述西施入吴以后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之事;后两句则赞美西施以身报国、功成身退的崇高品德。全诗立意新颖而语言含蓄,不但反映出诗人的独特见解,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西施形象。
西施的事迹最早见于《吴越春秋》等史籍。她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传说吴亡后她随范蠡隐身江湖,后来西施故事被不断丰富,她便成了执行勾践的美人计的主角,并且说吴国灭亡是由于她的原因,于是西施在一些人心里成了反攻复国的英雄。崔道融感慨于此,而作诗咏之。诗人一共写过两首咏西施的诗,即《西施滩》和这首《西施》。此诗是在前诗的立意之上,结合相关的民间传说而成咏。

作者崔道融资料

崔道融

崔道融的诗词全集_崔道融的诗集大全,崔道融(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 查看详情>>

崔道融古诗词作品: 《春闺·寒食月明雨》 《寄李左司》 《槿花·槿花不见夕》 《夜泊九江》 《月夕有怀》 《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凉轩待月生》 《鸡·买得晨鸡共鸡语》 《溪夜·积雪消来溪水宽》 《班婕妤·宠极辞同辇》 《寒食夜·满地梨花白

古诗《西施滩·宰嚭亡吴国》的名句翻译赏析

《西施滩·宰嚭亡吴国》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