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闻笛·何人吹笛秋风外鉴赏

朝代:元代 作者:萨都剌 出自:秋夜闻笛·何人吹笛秋风外 更新时间:2021-01-26
诗的前两句中,“秋风”点出题目中的季节,“吹笛”对应题目中的“闻笛”。可以产生寒冷感觉的既是秋风,也是笛声和月色。飘渺的笛声,幽静的远山,清冷的月色,都容易惹人怀想。秋风吹过,笛子奏的就算不是离别的曲调,也总会勾起伤感。
后两句中,“倚阑干”这一动作,多用来描述凭栏看景的寂寞情景。一个人孤独地倚着阑干,其寂寞凄冷可想而知,因此诗词中又常见“独自莫凭栏”之类说法。这里可能化用了苏轼词的意境:“何处倚阑干?弦管高楼月正圆。蝴蝶梦中家万里,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秋月当空,清辉泠泠,倚着阑干,听到拨动心弦的笛声,一腔思乡之情难以平静下来。
《秋夜闻笛》用简单的四句诗,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在秋天的夜里,听到远远传来的笛曲,触动作者一缕思乡的愁绪;看着夜色中的北固山,这位离家来到江南的过客夜不成寐,彻夜地思念故乡。这首诗淡淡讲述因为“闻笛”这件小小的事情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而由于某个特殊的场景油然而生乡愁,这种情感每个离家在外的人都能理解。年少时,他“虽云少年惯作客,便觉此日难为情”,还想控制、掩盖自己的思乡情;年老时,他“宦游既知离别苦,何如拂衣归故乡”,有经过一生飘泊而产生的强烈的叶落归根的情结;而此时中年的诗人“徘徊终夜倚阑干”,诗中没有倾诉,仿佛云淡风轻,实际上他正被思念家人的情绪所深深折磨。诗句纯朴简单,诗中所用的秋风、笛声、月色等意象也并不新奇,然而这首诗经得起反复吟咏,颇能引发客子离人的共鸣,感人至深,也展现了萨都剌诗清丽的一面。

秋夜闻笛·何人吹笛秋风外: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3379.html

萨都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51.html

《玉山道中》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了一派夏日雨后天晴的景象;颔联描写了河岸边的野花和山里的小鸟;颈联描写沿岸方言改变,渡船月下航行;尾联水到渠成地揭出诗的主题,即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通俗简练,融情于景,情真意切。
这首诗作于至元三年(1337)前后,当时萨都剌任福建闽海道廉访司知事,至元三年八月迁为燕南河北道廉访司经历。在这两三年中,他数次入闽、出闽,由北而南,又由南而北,写了大量的纪游写景诗。这首《玉山道中》也是在旅途中写就。萨都剌乘舟经过玉山,感叹于一路所见之景,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萨都剌资料

萨都剌

萨都剌的诗词全集_萨都剌的诗集大全,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 查看详情>>

萨都剌古诗词作品: 《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 《上京即事·牛羊散漫落日下》 《秋日池上》 《三衢马太守昂夫索题烂柯山石桥》 《满江红·金陵怀古》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过嘉兴·三山云海几千里》 《过广陵驿》 《送南台从事刘子谦之辽东》 《送人之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