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庆寺玉兰记注释译文
注释
1。阊(chāng)门:苏州城的西北门。
2。癸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甲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3。朱竹垞(chá):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初文学家。著有《曝书亭集》。赁(lìn):租。
4。太史:古代史官称太史。朱彝尊曾被授检讨(史官的一种)之职,入史馆修明史。
5。宋公:宋荦,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康熙年间(1662—1722)累擢江苏巡府,以清节著称,官至吏部尚书,能诗善画,诗与王士祯齐名。著有《西陂类稿》、《沧浪小志》、《绵津山人诗集》等。重客:贵客。
6。造:登门拜访。
7。虎丘:在苏州阊门外,为苏州游览胜地之一。相传吴王阖庐葬此,名胜古迹有虎丘塔、云岩寺、剑池、千云石等。
8。杂沓(tà):众多杂乱的样子。
9。丁亥: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10。曩(náng):昔,以前。
11。“气机”句:玉兰的开谢盛衰,自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转移。气机:气运。
12。恃(shì):凭靠。
13。幽潜:指幽居避世。
14。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白话译文
慧庆寺离阊门四五里远,位置偏僻,附近很少有住户。寺的西南面和北面,都是平坦的田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之间,秀水朱彝尊先生租了僧人的住房数间,在这里著书立说。朱先生曾被授检讨之职,是旧时的太史官,很有名望,又是江苏巡抚宋公的贵客,宋公常常来登门拜访,于是苏州的上层人物由于巡府所看重的客人这层缘故,带着美酒佳肴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这样一来,慧庆寺玉兰的名声,一时间大为著称。
玉兰栽在佛殿的下面,共有两株,好几丈高,约有二百年树龄。花开时,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玉兰一株,历来被人们称道。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来往往,那儿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的玉兰,竟然会没有知道的人。过了很久,朱先生离开了,寺门白饫也是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康熙四十六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空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敲开寺门进去。时值玉兰刚开,茂盛繁密如过去一样。我赞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事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遇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与否。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在慧庆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独处潜在厚实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记下来。
这里,不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弃置的愤慨,更表现他努力发现美好事物的健康上进的热情。这不只是写了一个被压抑的狂士才子对于自然山水的感受,更写出“这一个”举世皆弃而又不甘消沉的灵魂。它并不是将读者引向宁静的福地洞天,而是促使人们积极向上,去作美的追求。
1。阊(chāng)门:苏州城的西北门。
2。癸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甲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3。朱竹垞(chá):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初文学家。著有《曝书亭集》。赁(lìn):租。
4。太史:古代史官称太史。朱彝尊曾被授检讨(史官的一种)之职,入史馆修明史。
5。宋公:宋荦,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康熙年间(1662—1722)累擢江苏巡府,以清节著称,官至吏部尚书,能诗善画,诗与王士祯齐名。著有《西陂类稿》、《沧浪小志》、《绵津山人诗集》等。重客:贵客。
6。造:登门拜访。
7。虎丘:在苏州阊门外,为苏州游览胜地之一。相传吴王阖庐葬此,名胜古迹有虎丘塔、云岩寺、剑池、千云石等。
8。杂沓(tà):众多杂乱的样子。
9。丁亥: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10。曩(náng):昔,以前。
11。“气机”句:玉兰的开谢盛衰,自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转移。气机:气运。
12。恃(shì):凭靠。
13。幽潜:指幽居避世。
14。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白话译文
慧庆寺离阊门四五里远,位置偏僻,附近很少有住户。寺的西南面和北面,都是平坦的田野。康熙四十二年、四十三年之间,秀水朱彝尊先生租了僧人的住房数间,在这里著书立说。朱先生曾被授检讨之职,是旧时的太史官,很有名望,又是江苏巡抚宋公的贵客,宋公常常来登门拜访,于是苏州的上层人物由于巡府所看重的客人这层缘故,带着美酒佳肴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这样一来,慧庆寺玉兰的名声,一时间大为著称。
玉兰栽在佛殿的下面,共有两株,好几丈高,约有二百年树龄。花开时,花朵密集繁盛,看上去就像堆砌的白雪。虎丘山也有玉兰一株,历来被人们称道。虎丘是繁华的游览胜地,游客来来往往,那儿的玉兰花容易出名,其实远远不如慧庆寺的这两株。如果不是朱先生因有太史的名望而成为贵客的话,那么慧庆的玉兰,竟然会没有知道的人。过了很久,朱先生离开了,寺门白饫也是关闭着,不再有人专为看花而来了。
我的寓所离慧庆寺一里多,康熙四十六年的初春二月,我白天闲空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敲开寺门进去。时值玉兰刚开,茂盛繁密如过去一样。我赞叹花开花落,自有一定的时节,开谢盛衰的气运机遇各自适应自身的自然规律,原本与人事无关,并不因人对它的知遇与否而决定它的盛衰与否。现在虎丘的玉兰,形神逐渐衰败了,而在慧庆寺的依然如故,由此也可见虚名是靠不住的,而幽居独处潜在厚实的却可以保持久远。花虽然轻微,而所寓含的事物盛衰的道理还有让人可以感悟的方面,所以作文记下来。
慧庆寺玉兰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732.html
戴名世: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354.html
戴名世在这篇文章中把荒凉的慧庆寺玉兰和热闹的虎丘寺玉兰做了比较,名满吴中的虎丘寺玉兰已经枯萎了,而默默无闻的慧庆寺玉兰却在荒凉的寺院中越来越茁壮,这使戴明世感慨很多。作品着眼点不在写景状物,而在书写身世之感和表明处世态度。作者以慧庆寺玉兰与虎丘玉兰作对比,明为写花,实际上是写世事的不平:庸劣者因居“繁华之地”而易得名,俊杰者以“地僻而鲜居人”却几被埋没。文章末尾以虎丘玉兰“意象渐衰”而慧庆寺玉兰盛如曩昔,揭示出“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的道理,既表明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弃置的感慨,更表现他努力发现美好事物的热情。写得耐人寻味,读来发人深思。这里,不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弃置的愤慨,更表现他努力发现美好事物的健康上进的热情。这不只是写了一个被压抑的狂士才子对于自然山水的感受,更写出“这一个”举世皆弃而又不甘消沉的灵魂。它并不是将读者引向宁静的福地洞天,而是促使人们积极向上,去作美的追求。
作者戴名世资料
古诗《慧庆寺玉兰记》的名句翻译赏析
-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 - - 戴名世 - - 《》
-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 - - 戴名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