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鹤·高竹笼前无伴侣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出自:池鹤·高竹笼前无伴侣 更新时间:2020-04-17
注释
①选自朱金成《白居易集笺校》卷二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②风标:风度、品格。
③丹砂:又名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可以入药。
④鸬鹚(lúcí):水鸟,俗称鱼鹰。
⑤下:低下
译文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短尾消失。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池塘中的这只鹤是鹤中稀有的品种,恐怕是传说中的辽东丁令威吧。它高高地站在带雪的松枝上,用菱花的花瓣点缀自己的羽毛。低空徘徊时会到笼子里栖宿,快速张开翅膀时终究要飞到辽阔的天空。你若问它的故巢,它知道在哪里,只是留恋现在的主人还不能归去。

池鹤·高竹笼前无伴侣: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8914.html

白居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html

这是一只被囚的鹤,它的品格和仪表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不会像鸬鹚那样侍奉权贵,也不会像鹦鹉那样讨好别人。鹤的鸣声美。汉以后,诗文中常以“鸣鹤”或“鹤鸣”喻君子。
当时诗人被贬江州司马,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伤感的诗渐多 。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这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鹤立鸡群。在高高的竹笼前找不到自己的知音,在庸俗的鸡群还凸显着自己的风度和节操。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此句,从表面上看,是丹顶鹤害怕低下头,头上象征高贵的标志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忧白色的毛色变得不好看。从意义上理解,应该还有一层:低下头,不仅仅担忧高贵的标志不再,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了屈服和卑微,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晒翅常疑白雪消”,这里的白雪不仅仅是指毛色,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圣洁的清白。由此,一个清高孤傲,而又不愿意对世俗妥协的丹顶鹤形象便脱颖而出。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转眼四望,觉得鸬鹚毛色污浊,徒有其表而又善于学舌的鹦鹉太娇弱,这两者不仅形象气质欠佳,而且善于侍奉讨好主人,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和主见,更不要说具备一副铮铮的傲骨了。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没有知音的欣赏,没有主人的青睐,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的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丹顶鹤所思的,不仅仅是宝贵的自由,还有知音的赏识,和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

作者白居易资料

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词全集_白居易的诗集大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 查看详情>>

白居易古诗词作品: 《杨柳枝词·依依褭褭复青青》 《江上笛·江上何人夜吹笛》 《履道春居》 《白发·白发知时节》 《蟠木谣·蟠木蟠木》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过刘三十二故宅》 《委顺·山城虽荒芜》 《送幼史·淮右寇未散》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池鹤·高竹笼前无伴侣》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