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悲·踌蹰古塞关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元结 出自:去乡悲·踌蹰古塞关 更新时间:2017-04-10

元结的《系乐府十二首》是一组以揭露现实深刻而著称的作品,此诗为其中的第七首。

作者一开始两句就以惊人的语凋,提出自己为什么要放声悲歌。这两句以“古塞关”开头,让人一下置身于荒远的边关,顿生苍凉之感,一个“悲”字紧扣诗题,为全诗奠定了悲凄的感情基调。而这样的起笔,是很危险的。如果承接的叙述,不能做出满意的回答,那这一论文就必然要失败。可是作者对这一惊险的发问,却做了满意的回答。

下边八句,正是作者的回答。作者说他看到一些“羸弱相提将”的“孤老”,怨声栽道,苦难深重,他们无法再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才不得不离开父母之乡。这样流离失所,老弱转乎沟堑的问题,作者毫不隐讳地把它归结为政治问题。仁惠的政治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有政治上不仁惠,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作者对此说得极为婉转:他说:“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作者同情人民疾苦,为人民疾苦呼吁,是十分清楚的。

未了两句,作者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以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对于这样问题,又说不了什么。问题是说深说透了,既不好说,也不敢说。因此,作者只能独自个为这事凄楚与悲伤了。当然这样的态度是没力量的,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补益的。

这一不好说、不敢说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在起首两句可以得到回答。作者放声悲歇是在“踌蹰古塞关”的时候,这就说,作者所见的“羸弱相提将”的“孤老”当是从古寨关那边离乡背井而来的。这和开元天宝年间统治阶级挑起的无止的而非正义的边塞战争有关。诗中所谓“乃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的患苦,正指这种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患苦,所谓“非不见其心,仁惠城所望”的仁惠,正是希望统治阶级体恤他们,停止这种非正义的边塞战争。所以这首诗也是一篇为时、为事而作的诗篇,它表达了作者反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的反动政策的情怀。不过作者写得十分隐晦,这与作者怕招惹祸端的想法是分不开的。

这首诗通篇都是客观的描述,并没有对社会现实大发议论,但其悲愤之情及对当时社会的深刻体察隐含于字里行间,言简意丰,引人深思。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感情真挚,是一篇较好的新乐府作品。

去乡悲·踌蹰古塞关: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399.html

元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20.html

《舂陵行》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此诗先概括叙述了赋税繁杂,官吏严刑催逼的情况,勾勒出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细致描写具体的催租场景,描述了百姓困苦不堪的处境;后写诗人在催征赋税时的思想活动。全诗反映了当时时期苦难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悲惨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语言质朴,感情抒发曲折细腻,淋漓尽致,诗人的刚直正义之气溢于言表。

此诗当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广德元年(763年),元结受任道州刺史,次年五月来到任所。安史之乱平定后,统治集团更加残酷地剥削人民,在岭南激起了被称为“西原蛮”的少数民族的反抗,道州被占领。道州原有四万多户人家,几经兵荒马乱,剩下的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人民困苦不堪,而官府的横征暴敛却有增无减。元结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上书为民请命,并在任所修建民舍、提供耕地、免减徭役。元结写下此诗。在这种人民灾难重重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下,元结有感而写了《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两诗。

作者元结资料

元结

元结的诗词全集_元结的诗集大全,元结(723-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 查看详情>>

元结古诗词作品: 《下客谣·下客无黄金》 《登殊亭作》 《怀潜君·海浩淼兮汩洪溶》 《无为洞口作》 《去乡悲·踌蹰古塞关》 《喻旧部曲》 《思元极·天旷莽兮杳泱茫》 《思太古·东南三千里》 《夜宴石鱼湖作》 《说洄溪招退者

《去乡悲·踌蹰古塞关》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