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开元寺南楼赏析
837年(唐开成二年),杜牧应宣歙观察使崔郸之辟,再次赴宣州为团练判官。这是杜牧第二次来宣州,八年前沈传诗任宣歙观察使时,杜牧曾在沈的幕下任职,杜牧少年科第,又是高门世族的才子,素怀壮志。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杜牧20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专注于治乱与军事。23岁写《阿房宫赋》。828年(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宣城的胜迹,杜牧最钟情的是开元寺。诗人在开元寺题咏竟达八次之多。第二次来宣城,已经年近不惑,重游故地,百感丛生。这首七绝《宣州开元寺南楼》是其中之一。
全诗借景抒怀,表达自已才志难酬的苦涩心情。
开头第一句“小楼才受一床横”,是写南楼地方狭小,仅仅只容得下一“坐榻”。床,本来是供人睡卧的用具。古代亦指坐榻。这里是“坐榻”之意。这一句是实写,但喻意较深,他是说自己处也走向一个狭窄的空间。来宣州两次的变化,如他自己所说:“我初到此未三十,头脑钐利筋骨轻”“重游鬓白子皆改,唯见东流春水平。”(《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陪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
第二句“终日看山酒满倾”,尽管这样,我还是想倾尽自己的满腹经伦想为国家做一些事。但作者不明说,而是借景设喻。因为开元寺的东边有宛溪流过,北面有风景秀丽优美的敬亭山,诗人坐在坐榻上终日看山,而且饮酒,饮酒时斟满、喝干,斟满、喝干,是“酒满倾”,而且终日看山。为什么要看山,敬亭山,谢脁在此高歌,李白在此吟唱,敬亭山像一面巨大的翠色屏风,展开在开元寺的北面,飞鸟出没,宛溪两岸,百姓临河夹居,人欢人歌,这人文圣地、自然美景,怎么也看不够,但随着岁月一起流逝,云烟己过,眼掺合着水声,他感慨岁月、烟华无法让人生永驻,有一种淡淡的悲凉。
第三句“可惜和风夜来雨”,“和风”,春季的微风,点明时间,也喻指有一时的机遇,因为这是作者应宣歙观察使崔郸之辟,再次赴宣州为团练判官。“夜来雨”,春天的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好雨。诗中又突然出现一种明丽、爽朗的景象,这“和风、夜来雨”是好啊,但很“可惜”,为什么说“可惜”呢,”诗进入的主旨。
第四收尾句“醉中虚度打窗声”,回答了上面的问题。诗人酒喝多了,喝醉了,以至到了夜间,和风带着雨点敲打着窗户,但朦朦胧胧的诗人,没有办法欣赏着这自然美景,只是虚度而己。这句既形象,又深刻。也寓意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抱负。也反映诗人在人生态度上的消极与低沉。
综观全诗,在写法上,借景抒怀,给人以低回、惆怅之感,但又据实写景,轻快流畅。诗中以拗峭与健爽互相交映,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明快、深寓的特色。诚如全祖望所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鲒绮亭集外编》)。
宣州开元寺南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3097.html
杜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7.html
《南陵道中》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船中所见美丽的天光水色,着重在于刻画景物,但同时在景物的选择与描绘中,体现了寄寓了作者的心境;后二句紧承第二句而来,所描绘的图景,色彩鲜明,似乎江南水乡的工笔风情画一般。全诗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富有诗情画意。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835—840)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作者杜牧资料
古诗《宣州开元寺南楼》的名句翻译赏析
- 可惜和风夜来雨,醉中虚度打窗声 - - 杜牧 - - 《宣州开元寺南楼》
- 小楼才受一床横,终日看山酒满倾 - - 杜牧 - - 《宣州开元寺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