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 《将军树·阿坚泽畔菰蒲节》 《古缠头曲·鹍弦铁拨世无有》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江西·江西山水真吾邦》 《春帖子词·圣主忧民未解颜》 《次韵钱越州·髯尹超然定逸群》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相关诗句
-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 苏轼 - - 《》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 - 苏轼 - - 《》
-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 - 苏轼 - - 《》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 苏轼 - - 《》
-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 苏轼 - - 《》
-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 苏轼 - - 《》
-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 - 苏轼 - - 《》
-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 苏轼 - - 《》
-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 - 苏轼 - - 《》
苏轼的名句
-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 - 苏轼 - - 《》
- 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 - 苏轼 - -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 - - 苏轼 - -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 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 - 苏轼 - - 《更漏子·送孙巨源》
-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 - 苏轼 - - 《如梦令·春思》
-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 苏轼 - -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 - 苏轼 - - 《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 - 苏轼 - - 《聚星堂雪》
-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 - 苏轼 - - 《》
-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 - 苏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