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戴逵传
戴逵字安道,谯国人。少年博学多闻,喜好谈论,善于作文,工于书法绘画,能弹琴,其他各种才艺也莫不集于一身。还没成年的时候,就用鸡卵汁浸泡的白瓦屑做成了郑玄碑,然后自撰碑文并亲自镌刻,辞采华丽器物巧妙,当时没有人不惊叹的。生性不合世俗,常常以书琴自娱。拜豫章术士范宣为师,范宣把他看作奇士,并把兄长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太宰、武陵王司马日希,听说他善于弹琴,便派人征召他,戴逵当着使者的面摔破琴器,说:“我戴安道不作王府门中的伶人!”司马日希气恼之极,便改召他的兄长戴述。戴述得到召令兴高采烈,抱着琴就去了。
戴逵后来迁移到了会稽剡县。他生性高洁,时时处处以礼仪制度为处世准则,在内心深处把放达浪荡看作无道,于是便著文说:
“听说亲人死了采药不归的人,是不仁之子;看到国君危急了却出关而去的,是苟且偷安之臣。古代的人为什么不认为他们妨碍名教呢,因为人们理解他们的本质,就不会被表面的形式所迷惑。像元康时代(291~299)的人们,可以说他们是好隐逸却不探求隐逸的实质,所以有舍本逐末、向声背实的弊病,这就好比以西施为美却学她的颦眉,羡慕司马有道的风姿却只注重折叠巾角,他们所仰慕的,并非对方真正的优点,只是注重形式罢了。紫色之所以能混淆朱红色,是因为它近似朱红色的缘故。恭谨温顺的和事佬,似乎也符合中和之道,但是却破坏了美德;放荡的人好像是旷达的,事实上却破坏了大道。这样看来,竹林七贤的放荡,便是西施有病在身而皱眉的一类,而元康时代(291~299)的放荡,便是无德无才而只折巾角的一类,难道不应该分清吗?
“再说儒家崇尚声誉,原本是想借此倡导圣贤,既失初衷,便变成了哗众取宠、博取声名的陋行。怀情丧失真率,以容貌相欺,其最终的恶果便是流入做伪的末流。道家崇尚无名,意在自然真实,假若失去本意,便会变成越礼背法的恶行。情礼俱亏,连俯仰吟咏都忘了,其最终的恶果便是流入浅薄,不是儒道两家本旨的失误,它的弊病在于假借两家的旗号而通行于世。人生大道有千古不变的准则,可是弊端却没有千篇一律的规律,因此《六经》有失,王政有弊,假若违背根本大道,就是圣贤也无可奈何。
“唉呀!行大道之人如果不是修养完善、举止必当,那么,又怎能不追怀古烈、仰慕学习先代圣人呢?如果有迷惑,学习之后才行动,讨论之后再发言,当然应该分辨其取舍的标准,追求用心之术,认识他们小屈而大伸的主旨,肯定他们披褐衣而怀宝玉的缘由。像这样,途径虽有差别,但殊途同归;足迹虽然好像混乱,但没有背离根本目标。假如不能这样,那么就会隐遁忘返,随波逐流,为外物所驱,以伪诳自欺,向外迷惑于尘世的喧嚣豪华,对内丧失人性的真实自然,以自矜清高改变内心的真情,使尘垢掩盖心灵的本心正义,以至于贻笑千载,能不谨慎吗?”
晋孝武帝时,朝廷屡次征召他作散骑常侍、国子博士,他以父亲有病为由推辞不就。郡县催逼不止,便只身逃离吴地。吴国内史王王旬在武丘山有别墅,戴逵偷偷跑到那里,同王王旬一起游玩十多天。会稽内史谢玄考虑戴逵远逃不归,便上奏疏说;“我看出戴逵是个超尘脱俗、不营世务的人,他甘居陋室,以书琴为友。虽然策书征召多次,依然幽静之操不改,超然绝迹于世,追求自己的志趣。况且他年近七十,常抱病在身,有时身心不适,病情更会加重。如今王命没有收回,将会使他遭受风霜之苦。陛下既然爱护器重他,就该使他身名并存。请陛下停止对他的诏命。”奏疏上报后,孝武帝答应了,戴逵就又回到了剡县。
后来王王旬做尚书仆射,又上疏奏请征召戴逵为国子祭酒,加封散骑常侍,去征召他,又不应召。太元二十年(395),皇太子始出东宫,太子太傅会稽王司马道子、少傅王雅、詹事王王旬又上疏说:“戴逵德操贞洁刚正,合独游之趣,年在七十高龄,清风雅韵愈浓。东宫虚位以待有德之人,应延聘宫廷以外的高士。对戴逵应该表彰任命,使他参与僚侍之列。戴逵以重视幽居的节操出名,必定以朝廷难于召进自己为荣,应该下诏到当地官府,备尽礼节送来京师。”适逢戴逵病死。
戴逵的长子戴勃,有父亲的遗风。义熙初年(405),朝廷征召他做散骑侍郎,没有应征,不久便死了。
戴逵传相关文章
- 《慕容宝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慕容宝,字道佑,是慕容垂的第四个儿子。年轻时言而无信,缺乏志向和操......
- 《慕容垂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慕容垂,字道明,是慕容皇光的第五个儿子。他年幼时聪慧有气度,身高七......
- 《吕光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吕光,字世明,略陽氐族人。他的先祖吕文和,是汉文帝初年为避难而从沛......
- 《李特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他的祖先是廪君的后代子孙。从前,武落的钟离......
- 《姚兴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姚兴传(上)姚兴,字子略,是姚苌的长子。依附苻坚时担任太子舍人。姚......
- 《苻坚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苻坚,字永固,别名文玉,是苻雄的儿子。他的祖父苻洪,跟随石季龙迁居到......
- 《石勒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石勒传(上)石勒字世龙,最初名。。,是上党武乡羯族人。他的祖先是匈......
- 《刘元海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刘元海,新兴匈奴人,是汉时匈奴领袖冒顿的后裔,他的名与唐高祖李渊相......
- 《卢循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卢循字于先,小名叫元龙,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双眸炯炯发亮,眼珠......
- 《桓玄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桓玄字敬道,又名灵宝,是大司马桓温的庶子。他的母亲马氏曾经与同辈......
- 《桓温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峤见了他说......
- 《王敦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王敦字处仲,是司徒王导的堂兄。他父亲王基,官至治书侍御史。王敦年......
- 《林邑国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林邑国本来是汉朝的象林县,即马援铸柱的地方,距离南海三千里。后汉......
- 《倭人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倭人在带方郡东南大海中,依山环海建立国家,岛上多是山林,没有良田,以......
- 《鸠摩罗什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鸠摩罗什是天竺人,世代做相国。他父亲鸠摩罗炎,聪颖贤德有气节,正要......
- 《王嘉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陽人。他举止轻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无用之辈,而内......
- 《佛图澄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佛图澄是天竺人。本姓帛,从小就学习道术,尤其精通玄术。永嘉四年(3......
- 《陶潜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陶潜字元亮,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是武昌太守。陶潜自小......
- 《戴逵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戴逵字安道,谯国人。少年博学多闻,喜好谈论,善于作文,工于书法绘画,能......
- 《鲁褒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鲁褒字元道,南陽人。癖性好学广闻博识,家境贫寒独立不移。晋元康(2......
- 《孙登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孙登字公和,是汲郡共县的人。没有家属,在汲郡北山上挖了一个土窟居......
- 《顾恺之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父亲顾悦之,任尚书左丞。顾恺之博学富有......
- 《袁宏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袁宏字彦伯,祖父袁猷曾任侍中,父亲袁勖,为临汝县令。袁宏有超人才华......
- 《左思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他的先世是齐国的公族,那时有所谓左右公子......
- 《吴隐之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吴隐之字处默,濮陽郡鄄城人,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吴隐之仪容丰美,善......
- 《曹摅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县人。祖父曹肇,曹魏时为掌管宫门警卫将军。曹摅......
- 《胡威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郡寿春人。父亲胡质,以忠厚老成公正廉明著称......
- 《乐道融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乐道融,丹杨人。年少时怀有远大志向,勤奋学习从不倦怠,交往朋友言而......
- 《刘敏元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刘敏元字道光,北海人。严于鞭策自己研究学问,不因险阻艰难改变志向......
- 《王豹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王豹,顺陽人。少年时就刚正不屈。始任豫州别驾,齐王司马礒作大司马......
- 《嵇绍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嵇绍字延祖,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时失去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
- 《张轨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县人,为汉朝常山景王张耳的第十七代孙。家族世......
- 《刘毅传一》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刘毅,字希乐,彭城郡沛县人。曾祖父刘距,做过广陵相。叔父刘镇,官至左......
- 《殷仲堪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殷仲堪,陈郡人氏。祖父殷融,做过太常、吏部尚书。父殷师,为骠骑谘议......
- 《刘牢之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曾祖父刘羲,奉侍晋武帝,以善射著称,做过北地、......
- 《王恭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王恭,字孝伯,为光禄大夫王蕴的儿子,定皇后的兄长。少负美誉,清高过人......
- 《车胤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车胤,字武子,南平郡人。曾祖父车浚,做过吴国会稽太守。父车育,做过郡......
- 《习凿齿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习凿齿,字彦威,襄陽人氏。家族殷富兴旺。世代为乡里豪绅。习凿齿年......
- 《干宝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干宝,字令升,新蔡县人。祖父干统,是三国东吴的奋武将军、都亭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