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出自: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更新时间:2017-06-21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

该篇词作上阕以春夜景致开端,杏花微雨,着重写景,下阕写因相思而失望的心情。虽明写春色似如美酒浓烈,爱人采撷红豆遥寄无聊,实则是为了突出对于离家已久的爱人深切的思念,远方伊人归期不得的焦急与惆怅。这首词运笔如行云流水,清隽自然,描写爱情真挚缠绵。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份不详,应写于寒食节将近的寂静春夜,为表达对远方的爱人的思念而作的词。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2677.html

纳兰性德: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44.html

注释

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2、莲漏:即莲花漏。宋毛滂《武陵春》词:“留取笙歌直到明,莲漏已催春。”

3、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的雨。红绡:代指红色花朵。

4、那(nèi):犹奈。白居易《罢杭州领吴郡寄三相公》:“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情人。”红豆,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果实的统称。古诗词中常以之象征爱情或相思等。那将句:意谓愁极无奈之时便将红豆取出,记下这无聊的心绪。

5、信如潮:即如信潮,谓如定期到来的潮水一样准确无误。

6、倩:请。

白话译文

夜晚已深,默默地守候着流泪的蜡烛,春天的微雨一点一点地打湿红花,遥寄的南国红豆因为离别的愁苦招致埋怨。

春天已过了许多,那个心底的人未有像潮水一样守约归来,撩起在夜晚梦见他的小心思,却不能将其招入梦中。

作者纳兰性德资料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诗词全集_纳兰性德的诗集大全,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之后又改回纳兰性德之名,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 查看详情>>

纳兰性德古诗词作品: 《长相思·山一程》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踏莎行·月华如水》 《拟古·高云媚春日》 《踏莎美人·清明》 《西苑杂咏和荪友其三》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金菊对芙蓉·上元》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清平乐·风鬟雨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