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赏析
上片开头云:“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词人首先表示了自己对挚友马中玉的尊敬和惜别之意。下文,词人对马中玉于己的难舍难分之情,又做了最“知己”的表述:“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故将”二字,用语极其巧妙,词人明知马中玉对自己的感情,一旦分手,必定会流泪哭泣,却故意用诙谐语气调侃友人。是词人为打破与马中玉分手时的难堪局面,而故意用分别的话语来挑逗对方使他落了泪。这就是说,词人把勾起友人抛洒惜别眼泪的罪责,归在自己身上了。其实,词人行为的实质,正是用诙谐之语去安慰对方,是故意把分手时滚涌眼泪的情感淡化下来,从此可以看到词人对友人的挚爱之情,是非常的深切真诚。
下片“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则着重转向了对自己内心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离杭赴京的处境比作了“落花”,说它的凋落花瓣已经被回风吹逐而去了。其实,落花本是无心逐风的,只是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那花枝上的春莺懂得其中真情,它站在枝头上啾啾哀鸣,正在倾诉着内心的烦恼——词章以物观我,逸笔韵远,发人深思。末二句则痛书别去:“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词的感情直泻而下,有如山洪奔腾无可挽阻。这词情正与马中玉赠行词之“从今宁忍看西湖,抬眼尽成肠断处”遥相呼应,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这是一首作答词,全词赋陈铺叙,又寄托感发;意内言外,而回荡反复。给人以真挚自然,悲从中起的艺术感受。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142.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描绘楚山修竹,以竹隐喻人;下片忆写赵晦之吹笛侍儿的吹笛才能。此词虽为赠乐妓之作,却无香软丽蜜之态,反而借描写乐妓歌舞而追高溯远,自抒情怀。以景起兴,景事融合,由近及远,巧妙化用史事,使词篇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情趣。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年代主要有两说,一说为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五月,苏轼“过无锡作水车诗,至金阊游虎邱寺,与刘述会于虎邱,王晦以斋素祈雨不至,翌日饮于阊氏公显家,席间而作,并有诗,赠懿卿作《水龙吟》。”(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另一说据薛本《苏文忠公全集》,此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月,为苏轼赴登州经涟水时,赵晦之从藤州知州任上新归,故顺笔而赠。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次韵朱光庭初夏》 《日榜·天台桂子为谁香》 《题灵峰寺壁·灵峰山上宝陀寺》 《游灵隐寺戏赠开轩李居士》 《正月八日招王子高饮和王晋卿》 《于潜女·青裙缟袂于潜女》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梦中绝句·楸树高花欲插天》 《送穆越州·江海相忘十五年》 《清平乐·清淮蜀汴》
古诗《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的名句翻译赏析
- 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 - 苏轼 - -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 - - 苏轼 - -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 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 - 苏轼 - -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 - 苏轼 - -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 创作背景 - - 苏轼
- 古诗《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 赏析 - - 苏轼
- 古诗《》-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 -鉴赏 - - 苏轼
- 古诗《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赏析 - - 苏轼
- 古诗《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注释译文 - - 苏轼
- 古诗《陌上花·陌上山花无数开》- -注释译文 -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