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妓诗·琼闺钏响闻赏析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朓 出自:夜听妓诗·琼闺钏响闻 更新时间:2020-09-26
诗开头“琼闺钏响闻,瑶席芳尘满”二句,首句写“闺”和“钏”,诉诸读者的听觉;次句写“席”和“尘”,诉诸读者的视觉。写闺、钏、席、尘,正是在写妓。闺为妓女所居,席为妓女所用,“琼”、“瑶”,都是平常人所难具有的美玉,这里用以象征妓女居屋用物之华贵。由此可知这妓女身价之高,当是那时的社会名妓。“钏”,为妓女首饰,因舞荡碰击而有声;“尘”为妓女脂粉的香气,因舞蹈所震而发扬席上。由此而知妓女舞蹈情态之热烈。
前两句写妓女的身价和舞姿,是暗写。接下来“要取洛阳人,共命江南管”二句写歌唱,为明写。“要”,同“邀”。东晋开始,一些社会名流喜欢把鼻子捏起来用鼻音吟咏,谓之“洛生咏”。“洛阳人”,即“洛生”,这里实指当时社会名流。既是名妓,“要”的自然是名流。“共”字,既表明“江南管”的南腔与“洛阳人”的北调的融洽和谐,又表明名妓歌唱,名流伴奏的情韵相通,更暗示名妓有托身名流,求与名流心心相印之意。
“情多舞态迟,意倾歌弄缓”二句紧承前四句,写妓的“情”和“意”。以舞传情,因情多而舞态更为舒展婀娜;以歌达意,因意浓而歌声更显悠扬缭绕。(此联当是回文互见之法,言歌舞中情多意浓而不堪承载)妓女以歌舞营生,舞态虽美而无情,歌喉虽甜而无意。此妓舞蹈非为卖弄舞姿,而在传情;歌弄非为卖唱,而在达意。传情达意是她舞蹈唱歌的目的,可见此妓今日刻意所求。最后把她“情多”、“意倾”所求内容明白晓畅地说了出来:“知君密见亲,寸心传玉腕。”“君”,指“洛阳人”。“玉腕”,妓女伸向君的胳膊。两句意思是:因我与君不但相知,而且亲密。我今把“玉腕”伸予君,并非任性而为,而是传递了我对君的这一片真心。这里,她更直接地吐露了她托身良人的心愿。后二句为一篇要旨,前六句实为最后二句铺垫。写妓女居屋、首饰、物用的华贵,正反衬出她不满自身社会地位低下的逆反心理。写她舞态的多姿,歌声的悠扬、情多意倾,正反衬出她内心的自卑、愁苦与哀怨。
全诗八句,读后,一名华艳多情,能歌善舞的妓女形象呼之欲出。在语言上,前六句均为对仗,享人以整齐美。用词含蓄工稳,感情沉厚,用优美富丽的语言,写出了妓女隐藏在心底的痛苦感情。

夜听妓诗·琼闺钏响闻: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0751.html

谢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77.html

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谢朓离开京城建康去宣城(今安徽宣城)任太守。这是他在宣城任职时,抒写自己抱病工作的一首诗。“高斋”,办公大屋。“视事”,办公。
诗一开头先用一联倒装句:“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按自然规律应先是“寒雾开白日”,然后才能看到“余雪映青山”。如果寒雾漫天,白日未开,那就看不到余雪,更看不到青山了。把句子这样一倒,一方面是为了把“日”和下文的“出”、“笔”、“膝”、“一”、“疾”,同押仄声韵。同时,余雪与青山相映,显得清冷秀丽,对比鲜明。把这样的句子提前在一开头,能使读者一下子为其旖旎景色所惊诧,而非卒读不可。读者倘是进一步细味,这二句还另有含义,前句是写景,实也写季节的更迭。雪已是残“余”,而山已发出“青”色,这就是说:残冬即将过去,春色已在眼前。后句更以景写时,“白日”不是从东边冉冉升起,而是从“寒雾”中渐渐“开”出。不言自明,时光已非早晨,更非黎明,而已是日高三竿了。这为下文写诗人懒散设下伏笔。
“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二句紧承上句,因寒雾渐开,白日已出,故江边的村庄和树木也油然展现在诗人的视野。“暧暧”,光线暗淡的样子。“见”,通“现”。“离离”,树木稠密的样子。“海”,实为宽阔的江面。“余雪”、“青山”、“寒雾”、“自日”、“江村”、“海树”,这一幅一幅自成意境的风景画,景象优美宁静而淡远。又以“映”、“开”、“见”、“出”四字,分别加以钩连点染其间,使图画更增色生辉,让读者感到:这画中景物,于残冬岁尽,已破寒待出,正萌发着春日的生机。
上面四句写野外的远景,接下来四句,诗人把笔转向自我,写身边琐事。“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漆。”,“窗”。“秉笔”,执笔,此指批阅公文。“俎”,用来盛鱼肉祭品的器具。“列俎”句是说:面前摆着许多佳肴,我只吃其中一样。“驾”,指构造宫室的木材。这里“连驾”,指一间接着一间的高大房屋。“容膝”,指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这四句,一句写一个生活片断,从诗人起身披衣盥水,到窗下捉笔办公,到用膳,最后又回到自己的居室。自篇首读到这里,读者有理由作这样的猜想:此春春寒料峭,寒雾弥漫。本已愁绪满怀的诗人,这天更觉无精打采。早晨,他斜倚床头,懒得动弹。后见雾开日出,窗外景物现出了诱人的魅力,于是又精神稍振,这才起身下床盥洗,然后走近窗前,凭窗远眺郊野胜景,再就窗边桌旁坐下,办了一回公,午膳时间已到,餐桌上摆满了佳肴,他很乏味,尝了几口,便走回他的卧室去了。
读了以上这八句,人们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悬念:诗人是爱好自然风光、追求功名利禄的。而今,他身为宣城一郡太守,宣城自然景色如此宜人。在生活方面,住的是“连驾”大屋,吃的是“列俎”佳肴,他实在该踌躇满志,趾高气扬,心旷神怡了。然而,他不是这样。自然景物萌发生机,而他却精神委靡;给他居“连驾”大屋,他却说:我居小屋一间就满足了;给他吃“列俎”佳肴,他说:我只须吃其中一只菜就足够了。总之,他不以有这优裕的生活环境为幸、为乐、为荣,却反以之为累、为苦、为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作者谢朓资料

谢朓

谢朓的诗词全集_谢朓的诗集大全,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查看详情>>

谢朓古诗词作品: 《永明乐·彩凤鸣朝阳》 《闲坐·雨洗花叶鲜》 《咏蒲诗》 《落日怅望·昧旦多纷喧》 《夜听妓诗·上客光四座》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正朔葱瀚》 《移病还园示亲属诗》 《永明乐·化洽鳀海君》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金觞摇荡》 《奉和随王殿下诗·连漪映余雪

《夜听妓诗·琼闺钏响闻》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