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过赞善庵赏析
前两句摄入诗中的片断是傍晚赞善庵的景色。傍晚时分,夕阳西沉,白日里热闹的赞善庵,来进香或者赏景的游人逐渐稀少,庵里开始安静下来。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方显出山居清幽的妙处。人迹减少之后,才发现翠绿的苔藓铺满小路,让人竟然一时之间辨认不出路在哪儿。诗人走过庵里僻静的小院,路既不熟,天色又晚,只见一片绿苔遮盖了来时的小径。“绿遍”两字,一下子就描摹出赞善庵野趣横生的特点。
诗的后两句颇为后人所称道:在山风的吹拂下,那千万竿高大的竹子与几株松树的影子不停晃动,映在窗户上,就像是天上的云彩来回飘动。竹、松被认为是适合与僧侣、隐士相伴的气质清幽的植物。竹影、树影本是常见的事物,但把它们比喻成踪迹飘忽的云影,使得满窗的影子平添了几分飘渺的灵气,意境更为悠远,也更加空灵。以小窗为展现松影、云影变化的场所,就如一幅画,有布景,有景物,还有画框,一方小天地中变幻无穷。这个比喻新奇可赏,也表明作者胸中有丘壑,心境宁静,才会有这样的想像。
这首小诗表现暮色中赞善庵的景色,人迹稀少,一片寂静,绿苔铺地;树影摇动,映在小窗上,成为一幅作者心目中的云影图。虽然没有惊人之语,但整首诗清丽自然,笔墨之间充满灵气,颇有点仙风道骨。最后一句想像出奇,使诗的意境顿时化清幽为活泼,显出山居的野趣天成,自然无尘。作者内心的安适恬静、怡然自得也寓于诗中。
至正九年(1349年),诗人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因弹劾权贵被贬官,从南京回大都。次年去淮西江北道廉访司任经历。七十九岁的诗人,由大都往安徽庐州赴任,沿途亲眼目睹黄河、淮河两岸农村的破败景象,老百姓遭受天灾人祸,在死亡线上挣扎。诗人有所感触,于是写下这首诗。
诗的后两句颇为后人所称道:在山风的吹拂下,那千万竿高大的竹子与几株松树的影子不停晃动,映在窗户上,就像是天上的云彩来回飘动。竹、松被认为是适合与僧侣、隐士相伴的气质清幽的植物。竹影、树影本是常见的事物,但把它们比喻成踪迹飘忽的云影,使得满窗的影子平添了几分飘渺的灵气,意境更为悠远,也更加空灵。以小窗为展现松影、云影变化的场所,就如一幅画,有布景,有景物,还有画框,一方小天地中变幻无穷。这个比喻新奇可赏,也表明作者胸中有丘壑,心境宁静,才会有这样的想像。
这首小诗表现暮色中赞善庵的景色,人迹稀少,一片寂静,绿苔铺地;树影摇动,映在小窗上,成为一幅作者心目中的云影图。虽然没有惊人之语,但整首诗清丽自然,笔墨之间充满灵气,颇有点仙风道骨。最后一句想像出奇,使诗的意境顿时化清幽为活泼,显出山居的野趣天成,自然无尘。作者内心的安适恬静、怡然自得也寓于诗中。
道过赞善庵: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3380.html
萨都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51.html
《早发黄河即事》是元代诗人萨都剌于至正十年(1350)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途经黄河时的所见所感,揭示了当时黄河两岸百姓的悲惨处境,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概述了官租、水灾、盗贼给百姓带来的三种忧患;谴责了富家子弟的骄奢淫逸,而对百姓的苦难生活寄予极大的同情;最后八句批评当前治理黄河的政策,希望当政者能听取自己的意见。全诗感情真挚,态度鲜明,感染力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至正九年(1349年),诗人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因弹劾权贵被贬官,从南京回大都。次年去淮西江北道廉访司任经历。七十九岁的诗人,由大都往安徽庐州赴任,沿途亲眼目睹黄河、淮河两岸农村的破败景象,老百姓遭受天灾人祸,在死亡线上挣扎。诗人有所感触,于是写下这首诗。
作者萨都剌资料
萨都剌的诗词全集_萨都剌的诗集大全,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 查看详情>>
萨都剌古诗词作品: 《用韵寄龙江》 《过广陵驿》 《玉山道中·积雨千峰霁》 《上京即事》 《题淮安壁间》 《上京即事·五更寒袭紫毛衫》 《登乐陵台倚梧桐望月有怀南台李御史艺》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 《闽中苦雨》 《三衢马太守昂夫索题烂柯山石桥》
古诗《道过赞善庵》的名句翻译赏析
-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 - 萨都剌 - - 《道过赞善庵》
- 夕阳欲下少行人,绿遍苔茵路不分 - - 萨都剌 - - 《道过赞善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