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赏析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80527.html
陈与义: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886.html
《登岳阳楼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两首诗集登楼、观景、抒情、归途为一体,是不可分的。第一首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第二首则是先对景物描写,然后再写归途,这首诗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忧之情。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作者陈与义资料
陈与义的诗词全集_陈与义的诗集大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 查看详情>>
陈与义古诗词作品: 《寄季申·雨歇城南泥未乾》 《採菖蒲·闲行涧底採菖蒲》 《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 《西风·木末西风起》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 《红葵·恐是牡丹重换紫》 《宣风楼·楼迥云随画栱飞》 《重阳·去岁重阳已百忧》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次韵谢吕居仁居仁时寓贺州》
古诗《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的名句翻译赏析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 陈与义 - -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 - 陈与义 - -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 陈与义 - -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 - 陈与义 - -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创作背景 - - 陈与义
- 古诗《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赏析 - - 陈与义
- 古诗《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 注释译文 - - 陈与义
- 古诗《登岳阳楼·天入平湖晴不风》- -注释译文 - - 陈与义
- 古诗《雨·潇潇十日雨》- -注释译文 - - 陈与义
- 古诗《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创作背景 - - 陈与义
- 古诗《中牟道中·雨意欲成还未成》- -注释译文 - - 陈与义
- 古诗《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注释译文 - - 陈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