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大夫集后序赏析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紧扣题目,从祖父留下的著作写起。接着简要介绍祖父从小就好学不倦,关心国事,为文“闳深隽美,而长于讽谕”。这既对祖父留下丰富著作的原因作了交代,又为后面写祖父直言敢谏,关心百姓等历官行状予以铺垫,足见构思之精巧。然后,作者笔锋所向,重点叙说祖父以国事为重,“勇言当世之得失”,常常言别人“所不敢言者”,曾得到宋太宗的赏识。但是,由于“常激切论大臣”,引起当权者不悦。最后因上书“语斥大臣尤切,故卒以龃龉终”。与此相应,作者又从另一个侧面重点记叙祖父关心国计民生和百姓疾苦等一系列言行,诸如此类,充分体现了祖父竭力躬行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精神风貌。作者是主张尊经明道的正统文人,他对祖父的这些作为的赞赏,正可视为他自己政治观点和处世态度的表达和张扬。
作为孙辈为祖父文集作序,作者的敬重之情可以想见,但作者表现沉着,准确掌握分寸,叙事有根有据;落到实处,大到时代背景,小到具体数字,无不让读者信服。议论时,亦是从事实出发,毫无偏激之辞。作者既要与欧阳修所写的碑铭不重复,又要准确地勾画出祖父历官行事和思想性格,就不能不在选材和结构上煞费苦心。所以,作者既不介绍祖父著作中的内容,也不谈祖父的琐事,而是紧扣祖父关心国计民生这一重点来描叙,显得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从叙议结合看,全文多为陈述祖父之旧事,言简而意明,既具体又概括,透过叙述,衬托出先祖父作为谏臣的可敬形象。叙述之余,穿插数言,议论“主圣臣直”,“史其果可信欤”,说理极为简洁精辟,表现出叙中夹议,叙多于议的叙事特色。正是这种叙事与议论的巧妙结合,使文章波澜起伏,情文相生,以不到一千字的篇幅,简叙了祖父的一生。这种效果当然还得力于他那准确、质朴、凝练、厚重的语言运用。
与其说作者的这篇文章是文集的序言,勿宁说它是一篇谏诤之臣的传略:序与传略写法的结合,使它独具异彩。
先大夫集后序: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385.html
曾巩: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17.html
《谢杜相公书》的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该文属于文言文。主要内容是曾巩之父曾易占,从江西来汴京途中,在河南安阳忽患重病。杜衍前往探视,多方营救;易占死后,又帮助料理后事,使曾巩摆脱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作者曾巩资料

曾巩的诗词全集_曾巩的诗集大全,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 查看详情>>
曾巩古诗词作品: 《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 《金山寺·尘外岧巉鹫岭宫》 《里社·郊天社地君所重》 《金線泉·玉甃常浮灏气鲜》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杂诗·相去几年今与古》 《简景山侍御》 《送关彦远赴江西》 《照影亭·河流索槛色辉辉》 《书阁·自怜野性生来拙》
古诗《先大夫集后序》的名句翻译赏析
- 公在两浙,奏罢苛税二百三十余条。在京西,又与三司争论,免民租 - - 曾巩 - - 《》
- 公之言,其大者,以自唐之衰,民穷久矣,海内既定,天子方修法度 - - 曾巩 - - 《》
- 始公尤见奇于太宗,自光禄寺丞、越州监酒税召见,以为直史馆,遂为两浙转运使 - - 曾巩 - - 《》
- 宋既平天下,开始出仕。当此之时,太祖、太宗已纲纪大法矣 - - 曾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