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高德政传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艹。。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年时聪慧机敏,有风神仪表。显祖引荐为开府参军,主管记事,甚是礼遇。高祖又擢升他为相府掾,委以重任。迁黄门侍郎。世宗嗣业,前往晋陽,显祖留京居守,令德政参掌机密,更见亲重。世宗暴崩,事情突发,群心动摇。勋将等辈认为军戎要务,劝帝快些赶赴晋陽。帝此时犹豫不决,半夜召集杨忄音、杜弼、崔季舒以及德政等人商议,才定下计策。让杨忄音留守。
德政与帝旧时便相亲昵,且言无不尽。散骑常侍徐之才、馆客宋景业先是钻研天文图谶之学,又加上陈山提的家客杨子术的征引,均通过德政,劝显祖行禅代之事。德政再次真心恳请。帝便亲手给忄音写信,详细述说了人们劝进的心意。德政担心杨忄音优柔寡断,请求骑乘驿马赶往京师,借口谈论他事,专与杨忄音商议,此时忄音才点头同意。
德政上路,还没有回来之时,帝便从晋陽出发,来到平都城,召集诸位勋贵将领,通报禅让之事。突然听到这一消息,诸位将领很是惊愕,所以无人敢公开表态。此间杜弼为长史,密启显祖说:“关西是我国的劲敌,如果现在接受了魏的禅让,我担心他们会组织所谓的义兵挟令天子向东征讨,王准备怎样对付?”显祖进来,召弼,让其告诉徐之才。之才说:“如今与大王争夺天下的人,他也想做皇帝,譬如逐兔入市,一个人得到后,其余的人就死了心。现在如果先接受了魏禅,关西也就断念了。假使他们不同意,也只当是逼我们称帝。一定要见机先行事,不可事后去学人。”弼无言以对。帝已派人乘驿站的快马赶往邺城,将信送交太尉高岳、尚书令高隆之、领军娄睿又、侍中张亮、黄门赵彦深、杨忄音诸人。高岳等快马送信到高陽驿。帝派出的使者说:“明白大家的心意,再不要来了。”只有杨忄音见了使者。高岳等辈回去了。帝认为众人的看法不一致,又先得太后的指令说:“你父如龙,你兄似虎,都以人臣终位,为什么想做舜、禹的事情?这也不是你的本意,而是高德政在教唆你。”又有游说者认为古时周武王再驾盟津,然后才开始革命,帝于是返回晋陽。从此以后,帝心情不好。徐之才、宋景业等常常讲说卜筮杂占陰陽纬候,要求在五月份应天顺人,德政也不断地劝说。他还向帝进言,让人追回魏收。收到,令其撰制禅让诏册、九锡、建台及劝进的文表。
五月初,帝从晋陽出发。德政又收录在邺各事进奏于帝,帝命令陈山提骑驿马带着德政的条奏以及密书给杨忄音。大意是请其撰制仪注,防范魏宗室诸王。山提五日至邺,杨忄音便马上召集太常卿邢邵、七兵尚书崔。。、度支尚书陆操、詹事王昕、黄门侍郎陽休之、中书侍郎裴让之等议撰仪注。六日,邀请魏太傅咸陽王元坦等入北宫,留在东斋,受禅事毕,才将他们放还回家。之前,帝从亭前起身,骑的马突然倒地,因而心情极其不好,一路上沉默无语。抵达平都城,就不肯再走了。德政、徐之才苦苦哀求,说:“山提已经去了,如果他不留意就会漏泄机密而无结果。”帝便马上命令司马子如、杜弼乘坐驿马追随入京,观察民情。七日,子如等至邺,众人认为形势已经如此,再也不发异议了。
八日,杨忄音传令,请魏襄城王元旭以及司空公潘相乐、侍中张亮、黄门赵彦深入宫奏事。魏孝静帝在昭陽殿召见了他们。旭说:“五行交递,有始有终,齐王圣德钦明,万方归仰,我们冒着死罪奏报,请求陛下仿效尧禅舜事。”魏帝一下变了脸色,说:“此事抑压许久,朕应该逊位了。”又说:“既然如此,就该制诏。”中书侍郎崔吉力上奏:“诏已制作好了。”马上交给杨忄音进于魏静帝,共有十多条,全部写进了诏书。魏静帝问:“你们把朕安置在什么地方?准备怎样送去?”杨忄音回答说:“北城建有馆宇,我们准备法驾,依照仪仗送您前往。”于是魏静帝走下御座,来到东廊,口诵范蔚宗的《后汉书赞》:“献帝生不逢时,身既迁徙,国又遭难,终我四百余岁,永作魏的宾客。”所司马上奏请上路。魏帝问:“人们思念遗簪烂鞋,我想同六宫道别,可以吗?”之后便走入后宫同夫人、嫔御等诀别,这些人莫有不。。欷掩涕的。嫔赵国李氏背诵陈思王的诗:“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魏静帝上车离开万春门,直长赵道德在车中陪侍,百官于门外拜别告辞。这样,静帝就住进了北城下司马子如的南宅。
帝抵达城南住所。受禅这天,拜德政为侍中,不久封蓝田公。齐天保七年(566),迁尚书右仆射,兼侍中,食渤海郡干。德政与尚书令杨忄音总领政事,且多有增益弘广。
显祖末年,纵酒使性,多为非法,德政数进忠言劝谏。帝后召德政饮酒,德政不从,再次进言,谏云:“陛下让我暂时休假,眼下您的行动比以往更为过火,这样下去,对社稷有何好处?对太后有何益处?”帝不欢喜,对左右说:“高德政经常用精神威逼人。”听到此话,德政非常惧怕,就装病住到了佛寺之中,学习坐禅,作为退身之计。帝问杨忄音:“我十分担心德政,他近来病情怎样?”禅代之际,德政言辞恳切,极力主张,献出了赤诚之心,所以杨忄音一直嫉妒着他。由是忄音回答说:“陛下如果拜他做冀州刺史的话,其病便会不治而愈。”帝依计行事。德政见除书后马上站起。帝听报后大怒,召来德政,斥责说:“听说你病了,我来为你扎针。”边说边操刀向德政刺去,一时血流遍地。又让人拖下去,砍掉脚趾。刘桃枝举着刀,不敢动手。帝站起来走到台阶上,大骂桃枝说:“你的头马上就要掉到地上了。”帝拿着左右送上来的大刀,想跑下台阶。桃枝慌忙砍断了德政的三个脚趾头。帝愤怒不已,将德政囚禁在门下省。当夜打开城门,用车把他送回了家里。第二天,德政妻拿出许多宝物,想寄放到朋友家中。帝突然来到他的家中,看到宝物后发火说:“我的仓库中还没有收藏这样的东西!”责问是从哪里弄来的,答称都是元氏们的贿赂。于是德政被拖到门外处死。其妻出来拜谒,也遭诛杀,儿子祭酒伯坚也做了刀下鬼。德政死后,显祖对群臣说:“高德政经常向我建议任用汉人,去掉鲜卑,这就够得上死罪。他又唆使我诛杀诸元,我杀德政,是为元氏报仇。”帝后悔,赠其太保,嫡孙王臣承继。
高德政传相关文章
- 《韩凤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韩凤,字长鸾,昌黎人氏。父永兴,青州刺史。凤年轻时聪明,有膂力,善骑射......
- 《高阿那肱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高阿那肱,善无人氏。其父市贵,曾跟随神武起义。那肱为库直,随从神武......
- 《和士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氏。其祖先是西域的胡商,本姓素和氏。父安......
- 《马嗣明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马嗣明,河内人氏。年轻时通晓医术,博览经方,《甲乙》、《素问》、《......
- 《綦母怀文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綦母怀文,不知是何郡人士,用道术侍奉高祖。武定初,官军在邙山同周文......
- 《皇甫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皇甫玉,不知是哪里人氏。善相人,常游王侯家。世宗从颍川带着整顿好......
- 《由吾道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由吾道荣,琅笽人氏。少时喜好道法,与其志同道合者一起入长白、太山......
- 《毕义云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毕义云,小字。。儿。年轻时粗鲁豪放,家住兖州北境,故其经常抢劫过往......
- 《宋游道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宋游道,广平人氏,其先祖从敦煌迁移来此。父季预,做过渤海太守。游道......
- 《苏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氏。父备,仕魏官至卫尉少卿。琼幼年时随父在边地......
- 《颜之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
- 《刘逖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刘逖,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人氏。祖芳,魏太常卿。父有或,金紫光禄大夫。......
- 《樊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
- 《儒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氏。九岁进学,诵读《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了......
- 《封述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封述,字君义,渤海艹。。地人氏。父轨,廷尉卿、济州刺史。述有才干,十......
- 《阳休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陽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氏。父固,魏洛陽令,赠太常少卿。休之俊爽......
- 《卢叔武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卢叔武,范陽涿地人氏,青州刺史文伟之侄。父光宗,有志尚。叔武两位兄......
- 《卢潜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卢潜,范陽涿地人氏。祖尚之,魏济州刺史。父文符,通直侍郎。潜容貌魁......
- 《祖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祖珽,字孝征,范陽遒县人氏。父莹,魏护军将军。珽神情机警,词藻劲逸,年......
- 《崔季舒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氏。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年时为孤儿。......
- 《魏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陽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
- 《邢邵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邢邵,字子才,河间莫阝地人氏,魏太常贞的后代。父虬,魏光禄卿。邵小字......
- 《杨忄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杨忄音,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陰人氏。父津,魏时官至司空、侍中。。......
- 《徐之才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徐之才,丹陽人氏。父雄,事南齐,官至兰陵太守,因医术高明被江左称道。......
- 《陆法和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陆法和,不知道是何地人氏,隐居江陵百里洲,其衣食居处,与苦行的沙门和......
- 《王晞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昕弟晞,字叔明,小名沙弥。幼时孝谨,文雅有气度,好学不倦,容仪漂亮,风......
- 《王昕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昕,字元景,北海剧县人氏。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定居于华山。。城。......
- 《崔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氏。祖父挺,魏幽州刺史。昂七岁便成了孤儿。......
- 《高德政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艹。。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年时聪慧机......
- 《崔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
- 《元孝友传一》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
- 《薛琡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氏。其先祖为代地人,本姓叱干氏。父豹子,魏徐州刺......
- 《王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氏,为小部酋帅。父基,读过许多书,有智略。初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