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崔季舒传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氏。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年时为孤儿。聪明机敏,涉猎经史,长于尺牍,有当世之才。十七岁,为州主簿,被大将军赵郡公琛器重,并向神武作了推荐。神武亲自检查丞郎有无缺额后,补季舒大行台都官郎中。
文襄辅政,转季舒大将军中兵参军,并且十分地宠信他。认为在魏帝的身旁,应该安置自己的心腹,故擢季舒为中书侍郎。文襄行中书监,将门下的大事移归中书处理,由于季舒通音乐,所以内伎也统统隶属该部。内伎属中书,从季舒开始。文襄每每向魏帝上书,或进谏,或奏请,因文辞繁杂,季舒就帮助修改润饰,所以就起到了很好的劝诫作用。静帝回报高祖的霸朝,时常同季舒讨论,说:“崔中书是我的奶母。”转黄门侍郎,领主衣都统。季舒身在魏廷,心却归顺了霸朝,密谋大计,均能参预。正是这样的缘故,使得宾客辐凑,倾心相接,而甚得声誉,其势力超过了崔暹。暹曾经在朝堂上背着人的面向季舒跪拜,说:“暹如果得到了仆射之职,就该感谢叔父您的恩德。”其权重达到了如此地步。
这个时期,勋戚权贵们多有不法,都受到了文襄的惩罚,朝臣们认为是季舒以及崔暹等人的操纵,于是非常怨恨妒嫉他们。文襄遇难,文宣准备赶赴晋陽,黄门郎陽休之劝季舒陪同前往,说:“一天不朝,其空隙可以放刀。”季舒爱好声色,心在闲逸,故没有请求从行,准备恣意行乐。司马子如与季舒旧有矛盾,这样他便和尚食典御陈山提等人一同条列其过失,致使季舒、崔暹各受鞭笞二百,流放北边。
天保初,文宣帝知道季舒无罪,追拜其为将作大匠,又迁侍中。不久兼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大得恩遇。乾明初,杨忄音依照文宣遗令,罢免了他的仆射之职。遭母丧解除所有官位,起复,除光禄勋,兼中兵尚书。出朝为齐州刺史,因派人赴南朝互市,加之又有赃贿事,受连坐,被御史弹劾,遇赦令而未加追究。武成居藩,曾患病,文宣下令季舒帮助治病,季舒竭尽了心力。太宁初,追还朝廷,引入宫中慰勉,拜度支尚书、开府仪同三司。营建昭陽殿,敕令季舒监造。由于判事的格式不合标准,被胡长仁检举,出为西兖州刺史。因为进奉典签到吏部之事,遭责罚而被免官,再加上前往广宁王宅,受鞭打数十下。武成帝死,朝廷不准他进入哭泣官员的队列。好长时间,才拜他为胶州刺史,迁侍中、开府,食新安、河陰二郡干。加左光禄大夫,待诏文林馆,监撰《御览》。加特进,监修国史。季舒一向嗜好图书文籍,晚年更是精勤,他推荐人才,奖劝文学,时论称美,远近闻名。
祖。。执掌朝政,奏请季舒总监内作。。。被逐出朝廷,韩长鸾认为季舒是。。党,也准备把他赶走,适逢车驾将要巡幸晋陽,季舒同张雕商议:伪称寿春被敌包围,需要派出大军救援,信使往返,当有人节度;加之道路小人,互相惊恐,都说大驾向并州,是为了躲避南寇;如果不加奏启报告,人心必定发生动摇,于是便同从驾的文武百官联名进谏。此时贵臣赵彦深、唐邕、段孝言等开始也站在崔季舒一边,不久,心生疑惑,改变了主意。季舒同他们进行争论,也没有决定下来。长鸾便向皇帝上书说:“汉儿文官们联名进谏,声称车驾不要巡幸并州,事实上不一定没有叛逆之心,应该将他们全部斩首。”帝马上召集在奏疏上署名了的官员于含章殿,将季舒、张雕、刘逖、封孝琰、裴泽、郭遵等为首的一批人,全部杀死在殿庭之中,韩长鸾又下令弃尸于漳水。朝官之外参预签名的,也要给以鞭挞,幸亏赵彦深苦谏,帝才作罢。季舒等家的成年男子发配北边,妻女子妇收留在奚官局,小男下蚕室,资产也全部没收入官。
季舒特好医术,天保中,在发配之地时间充裕,更加勤奋钻研,以致成了高手名家,经他诊治的人,大多痊愈。哪怕身份地位提高了,也不曾懈怠,即使是贫贱厮养,亦会帮忙治疗。
庶子长君,尚书右外兵郎中。次子镜玄,著作佐郎。均被流放到恶远之地。未几,季舒等六人的妻子以年老的缘故被释放。后来南安王思好再次提到朝廷的罪恶,借季舒等被害为辞,召来了六人所有的兄弟子侄等随军入晋陽。事败,长君等同被杀戮,六人之妻又被追还入官。周武帝灭齐,诏斛律光与季舒等六人同受优赠,季舒得开府仪同大将军、定州刺史。
崔季舒传相关文章
- 《韩凤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韩凤,字长鸾,昌黎人氏。父永兴,青州刺史。凤年轻时聪明,有膂力,善骑射......
- 《高阿那肱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高阿那肱,善无人氏。其父市贵,曾跟随神武起义。那肱为库直,随从神武......
- 《和士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氏。其祖先是西域的胡商,本姓素和氏。父安......
- 《马嗣明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马嗣明,河内人氏。年轻时通晓医术,博览经方,《甲乙》、《素问》、《......
- 《綦母怀文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綦母怀文,不知是何郡人士,用道术侍奉高祖。武定初,官军在邙山同周文......
- 《皇甫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皇甫玉,不知是哪里人氏。善相人,常游王侯家。世宗从颍川带着整顿好......
- 《由吾道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由吾道荣,琅笽人氏。少时喜好道法,与其志同道合者一起入长白、太山......
- 《毕义云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毕义云,小字。。儿。年轻时粗鲁豪放,家住兖州北境,故其经常抢劫过往......
- 《宋游道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宋游道,广平人氏,其先祖从敦煌迁移来此。父季预,做过渤海太守。游道......
- 《苏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氏。父备,仕魏官至卫尉少卿。琼幼年时随父在边地......
- 《颜之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
- 《刘逖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刘逖,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人氏。祖芳,魏太常卿。父有或,金紫光禄大夫。......
- 《樊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
- 《儒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氏。九岁进学,诵读《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了......
- 《封述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封述,字君义,渤海艹。。地人氏。父轨,廷尉卿、济州刺史。述有才干,十......
- 《阳休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陽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氏。父固,魏洛陽令,赠太常少卿。休之俊爽......
- 《卢叔武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卢叔武,范陽涿地人氏,青州刺史文伟之侄。父光宗,有志尚。叔武两位兄......
- 《卢潜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卢潜,范陽涿地人氏。祖尚之,魏济州刺史。父文符,通直侍郎。潜容貌魁......
- 《祖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祖珽,字孝征,范陽遒县人氏。父莹,魏护军将军。珽神情机警,词藻劲逸,年......
- 《崔季舒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氏。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年时为孤儿。......
- 《魏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陽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
- 《邢邵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邢邵,字子才,河间莫阝地人氏,魏太常贞的后代。父虬,魏光禄卿。邵小字......
- 《杨忄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杨忄音,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陰人氏。父津,魏时官至司空、侍中。。......
- 《徐之才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徐之才,丹陽人氏。父雄,事南齐,官至兰陵太守,因医术高明被江左称道。......
- 《陆法和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陆法和,不知道是何地人氏,隐居江陵百里洲,其衣食居处,与苦行的沙门和......
- 《王晞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昕弟晞,字叔明,小名沙弥。幼时孝谨,文雅有气度,好学不倦,容仪漂亮,风......
- 《王昕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昕,字元景,北海剧县人氏。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定居于华山。。城。......
- 《崔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氏。祖父挺,魏幽州刺史。昂七岁便成了孤儿。......
- 《高德政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艹。。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年时聪慧机......
- 《崔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
- 《元孝友传一》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
- 《薛琡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氏。其先祖为代地人,本姓叱干氏。父豹子,魏徐州刺......
- 《王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氏,为小部酋帅。父基,读过许多书,有智略。初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