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杨忄音传
杨忄音,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陰人氏。父津,魏时官至司空、侍中。。。孩提时,好像不能说话,但风度深敏,出入门闾,不曾嬉戏。六岁学史书,十一接受《诗》、《易》,喜欢《左氏春秋》。幼年丧母,曾在舅源子恭家生活过一段时间。子恭同他一块吃饭,问读什么书,答:“《诗》。”子恭说:“读到《渭陽》篇了吗?”。。便号哭不止,子恭也跟着。。欷感叹,这样,一顿饭也没有吃完。子恭后来对杨津讲:“我们常说秦王不聪明,从今天开始,当刮目相看。”。。家一门四世同堂,家道隆盛,兄弟读书的三十多人。学馆庭院中有棵李树,李子掉到了地上,儿童们都争着去抢,只杨忄音一个人坐着不动,其叔父日韦刚好有事来学馆,看见此景后大为嗟叹,回过头来对宾客们说:“此儿恬适,有我们家的家风。”宅园中有茂竹,杨日韦就为。。在竹林边做了一间房子,让他独处其中,常常用铜盘盛最好的饭菜送给他吃。并且督促别的孩子说:“你们如果也像遵彦那样谨慎好学,自然就会得到竹林别室、铜盘鱼肉之食的。”杨忄音的从父兄黄门侍郎杨昱尤其器重他,曾对人夸赞道:“这小家伙乳齿未落,已是我家的龙文。再过十年,当求之千里之外。”昱曾和十多个人在一块赋诗,。。看了这些诗一眼后,马上背诵,没有遗漏。长大了,能清谈,且声音节奏优美,风神俊悟,容止可观。士人见了,莫不敬仰,有识者则认为他前程远大。
正光中,跟随父亲到了并州。由于。。性好恬默,又乐山水,因而就入晋陽西边的悬瓮山读书。孝昌初,其父津做定州刺史,。。也随父赴任。津因军功升为羽林监,赐爵魏昌男,不拜。当中山被杜洛周攻陷,。。全家便遭到囚禁。不久,洛周败灭,却落入葛荣之手,荣想把女儿嫁给他,又用伪职引诱。。。便称病,口含牛血,在众人面前呕吐,还装扮成哑巴。葛荣信以为真,才没有逼他。永安初,回洛陽,拜通直散骑侍郎,只有十八岁。元颢入洛,此时。。从父兄侃为北中郎将,镇守河梁。。。跑到侃处,告知乘舆失守,侃便来到黄河边上。侃虽奉迎皇帝北渡,但内心里想跑到南方,经。。反复劝说,他才回心转意。这样他们就扈从车驾抵达建州。授通直散骑常侍。。。因时事艰难,志在隐退,于是装病,同朋友中直侍郎河间人邢邵隐居到嵩山。
当庄帝诛杀尔朱荣时,。。从兄侃参预帷幄,朝廷拜。。父津为并州刺史、北道大行台,。。随父到任。邯郸人杨宽,请求跟随在津左右,。。便劝其父亲收纳他。不久孝庄幽崩,。。刚好想回京城去,走到邯郸,路过杨宽的家,却被宽抓住。押解到相州,拜见刺史刘诞,诞认为。。为名家之子,甚是哀怜,交付长史慕容白泽拘禁。之后,派队主巩荣贵护送进京。抵安陽亭,。。对荣贵说:“仆家世代忠臣,忠心魏室,家亡国破,以至于此。虽说是囚虏,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君、父的仇敌。请让我自缢而死,再将头颅送去,这便是你对我的恩惠。”荣贵被他说服了,两人一同逃亡。。。于是投奔了高昂兄弟。
逃窜民间数年后,恰逢神武抵达信都,。。便向辕门投送名刺。很快得到召见。。。赞颂义举,陈诉家祸,言辞哀壮,涕泪俱下,神武为之动容,马上署为行台郎中。大军南攻邺城,经过杨宽村庄,宽在。。的马前叩头请罪。。。说:“人不知道恩义,大概也是一种常情。我不恨你,你也不必惊恐。”此时未能攻下邺城,神武就请。。作祭天之文,祭文刚焚烧完,城就被占领了。由是转任大行台右丞。此时霸图草创,军国事繁,文檄教令,皆出。。和崔。。之手。因家遭难,。。常自居丧礼,所食只有盐米之类,哀毁瘦弱。神武可怜,经常开导劝慰他。韩陵大战时,。。时常冲锋在前,朋友同僚都觉惊奇,说:“杨氏儒生,一下子成了武士,仁者必勇,实非虚语。”
不久,上书请求辞职归家处理葬事。一门之中,赠太师、太傅、丞相、大将军的两人,太尉、录尚书及中书令的三人,仆射、尚书的五人,刺史、太守的二十多人。追荣之盛,古今未有。当丧柩出门,吉凶仪卫连绵二十多里,赶来送葬的多达万人。这天寒风凛冽,风雪交加,。。却赤脚号哭,见者没有不哀怜他的。很快被征召到晋陽,依然充任原职。
。。从兄幼卿为岐州刺史,因直言忤旨被诛。。。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悲恸,与此同时,突然发病,迅速派人火速赶往雁门求温泉水治疗。郭秀向来嫉妒他的才能,便写信恐吓说:“高王想把你送到皇上那边去。”,还劝他逃走。。。于是将衣服帽子弃置在水边,佯装投水自尽的样子,改换名姓,自称刘士安,进嵩山,与沙门昙谟征等隐居起来。又潜赴光州,向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海边的人们称他为刘先生。太守王元景则暗暗地护佑着他。
神武明白。。还活着,派。。从兄宝猗带着书信慰抚,还遣光州刺史奚思业搜寻查访。。。依礼答报。神武见后十分欢悦,委任他做太原公开府司马,转长史,再授大行台右丞,封华陰县侯,迁给事黄门侍郎,还妻以庶女。又兼散骑常侍,做过聘梁使主。当其往梁,抵。。郂戍时,州内有自家的旧佛寺,便入精庐进行礼拜,看到太傅遗像,悲感恸哭,呕血数升,病发不能赶路,坐车返回邺城。过了很长时间,才以本官兼任尚书吏部郎中。武定末年,因其声名美好,超拜为吏部尚书,加侍中、卫将军,依然是侍学、典选。
天保初,以本官领太子少傅,别封陽夏县男。又诏监太史,迁任尚书右仆射。尚太原长公主,公主就是魏孝静帝的皇后。当野鸡聚集其宅时,又拜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改封华山郡公。九年(558),迁尚书令,又拜特进、骠骑大将军。十年,封开封王。文宣驾崩,百官没有不掉泪的,。。更是悲不自胜。济南王嗣位后,礼遇更重,凡朝章国命,就是他一个人办理,推诚体道,时无异议。乾明元年(560)二月,。。遭孝昭帝诛杀。时年五十。天统末,追赠司空。
杨忄音为贵家公子,早著声名,风度仪表,学识人品,为朝野称道。家门遭祸,只有二弟一妹以及兄之孙女几人幸免于难,他抚养孤幼,慈旨温颜,都在众人之上。重义轻财,凡朝廷赐赠,多分发给了亲族。跟着他生活的十几个弟妹侄子,都等着他生火做饭。。。不断地遭受厄运,凡受人一顿饭之惠,必定重重酬谢。若是仇敌,他则是舍弃不问。主持二十多年的选举,以奖擢人才为己任。不过,。。取士多重言论容貌,以此招致谤语,时人认为他的用人,就像穷人买瓜,选大的拿。。。听说后,并不放在心上。其博记强识,过目不忘。召问举子时,对他们或是称姓,或是呼名,从来没有搞错过。。。自从娶公主后,身穿紫罗袍,腰束金缕大带。路遇李庶,深以为耻,解释说:“我穿的这身衣服,都是内裁,突然遇见子将,不能没有羞愧。”
及为宰相,权综机衡,千头万绪,井井有条。自天保五年之后,皇上丧德,维持匡救,不可或缺。每当天子临轩,。。便令公卿跪拜,发号施令,宣读诏册。。。温文尔雅,神仪秀发,百僚听观,莫不悚动。自居高位之后,家门里禁绝私交。轻财货,重仁义,前后赏赐,累积巨万,散发九族,箱柜之中,只有数千卷书。太保、平原王隆之与。。隔壁,。。曾看见隆之的门外有几位富胡,就对左右道:“我的门前幸亏没有这种东西。”胆小慎微,常常感觉自己的不足。每每提任新的官职,总是愀然变色。
文宣病情加重,还时常担忧常山、长广二王野心膨胀,威逼其子。。。便与尚书左仆射平秦王归彦、侍中燕子献、黄门侍郎郑子默受遗诏辅政,他们都认为二王威望过重,因此就有猜忌之心。当初在晋陽,以大行皇帝在殡,天子守孝,议定常山王处东馆,想上奏的事情,都必须先行咨决。二十天才止。依然打算让常山王随梓宫往邺,留下长广王镇守晋陽。执政者们又生疑心,于是二王又都跟着到了邺城。燕子献定计,想让太皇太后居住北宫,并归政皇太后。又由于天保八年(557)以来,爵赏太滥,到这个时候,。。主动上表请求解除自己开府封王的资格,很多人的恩荣奖赏也宣布作废。这样,那些嬖宠失职之徒,全部投靠了二王。高归彦开始与。。一德同心,很快背叛了他,并将疏忌之举尽数向二王作了报告。。。等议论出二王为刺史。因帝仁慈,上奏大概不能施行,于是就启禀皇太后,陈说利害,详述安危。有个宫人名叫李昌仪,是北豫州刺史高仲密的妻子,因仲密犯事而连坐入宫。太后由于昌仪与之同宗,极其喜爱。太后将启给昌仪看,昌仪便偷偷地报告了太皇太后。。。等又议不能让二王一同出京,便奏请拜长广王为大司马、并州刺史,常山王为太师、录尚书事。
当二王接受职务,在尚书省大会百僚时,。。等打算一同参加。郑子默制止说:“事不可测,勿要轻举。”。。说:“我等至诚奉国,岂有常山拜职,不去祝贺的道理?为何突然生出这样的念头?”长广王事前指使家僮几十人埋伏在录尚书室的后室,并向几位勋贵通报了计划,并约定说:“敬酒到杨忄音等人身边后,我就劝他们每人喝两杯,他们必定推辞。我说一遍‘捉酒’,又说一遍‘捉酒’,再说‘何不捉’时,你们就马上把他们捉起来。”陰谋实现。。。高声说:“诸王造乱,想杀忠良啦!尊崇天子,削弱诸侯,忠心奉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下场。”常山王想饶恕他,长广王说:“不行。”此时。。及天和、钦道等都遭受了拳棒的殴击,血流满面,依然被许多的人按押着。常山王又派薛孤延、康买到尚药局抓捕了郑子默。子默说:“不听智者的话,终于落到了这样的田地,这难道不是命吗?”
二王带领高归彦、贺拔仁、斛律金等押持着。。等人冲进了云龙门。看见都督叱利騷,招他,他不来,就派骑士杀了。开府成休宁把守着宫门,高归彦劝说后,这伙人才一拥而入。他们将。。等人挟持到了废帝面着。长广王及归彦在朱华门外。太皇太后亲临昭陽殿,太后及帝站在她的旁边。常山王用砖打着头,走近几步,说:“臣与陛下是骨肉相连,杨遵彦等人想擅朝政,威福自己,王公以下,都吓得战战兢兢。共相唇齿,以成乱阶,若不早图,必然是宗庙社稷之害。臣与湛等认为国事重大,贺拔仁、斛律金等珍惜献皇帝基业,一同抓了遵彦等人,并将他们押进宫来,我们不敢处罚他们。先斩后奏,罪该万死。”此时废帝默不作声,领军刘桃枝之徒卫护在阶下,敲着刀仰视,帝却不看他们一眼。太皇太后命令他们后退,不听。又厉声说:“你们还要不要脑袋?”这才退下。太皇太后便问杨郎在哪里。贺拔仁便说:“一只眼睛已被挖出。”太皇太后凄怆地说:“杨郎能做什么,留着眼不好吗?”接着责备废帝说:“这帮人怀有叛逆之心,想杀掉我的两个儿子,然后再处死我,你为何纵容他们?”废帝还是不能说话。太皇太后愤怒而且悲哀,王公都泣涕涟涟。太皇太后说:“哪能让我母子受汉人老太婆的取舍。”太后叩头请罪。常山王不停地磕头。太皇太后对废帝说:“你为何不安慰安慰你的叔叔?”废帝才说:“天子连叔父也不敢怜惜,岂敢怜惜这些汉辈?但愿留儿一条性命,让儿自下殿去,这些人就交给叔父随便处分。”于是,。。等人都被处死了。
杨忄音传相关文章
- 《韩凤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韩凤,字长鸾,昌黎人氏。父永兴,青州刺史。凤年轻时聪明,有膂力,善骑射......
- 《高阿那肱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高阿那肱,善无人氏。其父市贵,曾跟随神武起义。那肱为库直,随从神武......
- 《和士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氏。其祖先是西域的胡商,本姓素和氏。父安......
- 《马嗣明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马嗣明,河内人氏。年轻时通晓医术,博览经方,《甲乙》、《素问》、《......
- 《綦母怀文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綦母怀文,不知是何郡人士,用道术侍奉高祖。武定初,官军在邙山同周文......
- 《皇甫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皇甫玉,不知是哪里人氏。善相人,常游王侯家。世宗从颍川带着整顿好......
- 《由吾道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由吾道荣,琅笽人氏。少时喜好道法,与其志同道合者一起入长白、太山......
- 《毕义云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毕义云,小字。。儿。年轻时粗鲁豪放,家住兖州北境,故其经常抢劫过往......
- 《宋游道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宋游道,广平人氏,其先祖从敦煌迁移来此。父季预,做过渤海太守。游道......
- 《苏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氏。父备,仕魏官至卫尉少卿。琼幼年时随父在边地......
- 《颜之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
- 《刘逖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刘逖,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人氏。祖芳,魏太常卿。父有或,金紫光禄大夫。......
- 《樊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
- 《儒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氏。九岁进学,诵读《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了......
- 《封述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封述,字君义,渤海艹。。地人氏。父轨,廷尉卿、济州刺史。述有才干,十......
- 《阳休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陽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氏。父固,魏洛陽令,赠太常少卿。休之俊爽......
- 《卢叔武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卢叔武,范陽涿地人氏,青州刺史文伟之侄。父光宗,有志尚。叔武两位兄......
- 《卢潜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卢潜,范陽涿地人氏。祖尚之,魏济州刺史。父文符,通直侍郎。潜容貌魁......
- 《祖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祖珽,字孝征,范陽遒县人氏。父莹,魏护军将军。珽神情机警,词藻劲逸,年......
- 《崔季舒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氏。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年时为孤儿。......
- 《魏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陽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
- 《邢邵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邢邵,字子才,河间莫阝地人氏,魏太常贞的后代。父虬,魏光禄卿。邵小字......
- 《杨忄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杨忄音,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陰人氏。父津,魏时官至司空、侍中。。......
- 《徐之才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徐之才,丹陽人氏。父雄,事南齐,官至兰陵太守,因医术高明被江左称道。......
- 《陆法和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陆法和,不知道是何地人氏,隐居江陵百里洲,其衣食居处,与苦行的沙门和......
- 《王晞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昕弟晞,字叔明,小名沙弥。幼时孝谨,文雅有气度,好学不倦,容仪漂亮,风......
- 《王昕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昕,字元景,北海剧县人氏。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定居于华山。。城。......
- 《崔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氏。祖父挺,魏幽州刺史。昂七岁便成了孤儿。......
- 《高德政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艹。。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年时聪慧机......
- 《崔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
- 《元孝友传一》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
- 《薛琡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氏。其先祖为代地人,本姓叱干氏。父豹子,魏徐州刺......
- 《王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氏,为小部酋帅。父基,读过许多书,有智略。初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