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崔昂传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氏。祖父挺,魏幽州刺史。昂七岁便成了孤儿。伯父、吏部尚书孝芬曾对亲近的人说:“此儿终究是会远走高飞的,他为我们家族的千里驹。”昂性格端直朴质,但深沉有谋略,志向坚定而难以动摇。年轻时喜好章句,颇有文辞。世宗广开幕府,引荐他做了记室参军,并委以心腹之任。
世宗入朝辅政,召其为开府长史。此期勋将、亲族、宾客在都城之中,放纵多行非法,孙腾、司马子如之族特别厉害。昂接受世宗密旨,以法绳之,不长时间,内外齐整。迁尚书左丞,本年,又兼度支尚书。左丞兼尚书,近世没有,只有昂独占冠首,朝野称誉。
武定六年(548),甘露下降宫阙,文武官员同集显陽殿表示祝贺。魏帝问仆射崔暹、尚书杨忄音等说:“自古甘露的瑞兆,汉、魏多少?可以讲出往代降落的地方,德化感致的缘由。”接着问昂,昂答:“案《符瑞图》,王者德致于天,则降甘露。吉凶两门,不由符瑞,所以桑雉为戒,实开中兴之途;小鸟孕大,没有听说福来。我所希望的是陛下虽休勿休。”帝满脸严肃地说:“朕既无德,如何当此。”
齐受禅,迁昂散骑常侍,兼太府卿、大司农卿。二寺的职掌,十分的繁剧,昂治理有方,奸宄禁绝。经手历目,知无不为,朝廷感叹他的公心。又上奏强买及滥花费之事三百一十四条,诏下,令有关部门依启奏迅速商议,将处理意见禀报。这一年,与太子少师邢邵议定国初礼仪,被封为华陽男。帝又诏删定律令,损益礼乐,命令尚书右仆射薛。。等四十三人在领军府讨论决定。又下敕给昂说:“如果这批人意见不一的话,你可随时报告。”昂接敕后笑着说:“正合我的心愿。”昂一向勤劳谨慎,受敕之后,更加努力,对部分科条,其整理校正、增益减省者十分之七八。转廷尉卿。昂本来清谨严肃,凡见贪污黩货之辈,视如仇敌,因而多予重惩,故时论不以平恕相称。
显祖幸东山,百官参预宴会,升入射堂。帝召昂,让其坐在身旁,对他说:“很多旧人离开朝廷在州郡为官,我却想让你在台阁中做令仆,请你不要指望做什么刺史了。你六十岁之后让你回本州,这之前,不会让你为刺史的。”后来,九卿以上官员聚会东宫,帝指着昂以及尉瑾、司马子瑞对太子说:“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你应该牢记在心。”没几天,又侍宴金凤台,帝一个一个地评论着大臣,当谈到昂时,说:“崔昂直臣,魏收才子,妇兄妹夫,俱省罪过。”天保十年(559),策拜仪同燕子献,所有官员站列宫中,昂也来了。帝特意将昂叫到身边,说:“大臣中能够约束纠察省闼的,我想了好久,只有你合适,所以就拜托于你啦。”当天就署他为右仆射。几天之后,昂入朝奏事,帝对杨忄音说:“前几天不让崔昂为正,防备的是任官太速。明年就让他为正。反正要转正的,管它早晚呢!可以让昂做正仆射了。”第二天,即真拜为尚书右仆射。杨忄音年轻时就同昂有矛盾,显祖死后,便进言免掉了昂的仆射之职,除仪同三司。后犯事除掉了官的名籍,卒于祠部尚书位上。
昂有风度学识,亦有坚正刚直的名声。但他喜欢探访揣摸皇帝的心意,感激自己的主子;或者搜罗他人的陰私过错上报,因此深受显祖赏识,发言褒奖,没有人能够诋毁。修订律令,京畿的牢狱,以及朝廷的许多大事多委托给他处理。他崇尚严猛,好行鞭挞,虽然被处罚者痛苦万端,但是他却不生丝毫的怜悯之心。前有崔暹、季舒作为亲援,后有高德政为其中表,常依仗权势,骄矜自负,所以不得名流佩服。子液继嗣。
崔昂传相关文章
- 《韩凤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韩凤,字长鸾,昌黎人氏。父永兴,青州刺史。凤年轻时聪明,有膂力,善骑射......
- 《高阿那肱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高阿那肱,善无人氏。其父市贵,曾跟随神武起义。那肱为库直,随从神武......
- 《和士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氏。其祖先是西域的胡商,本姓素和氏。父安......
- 《马嗣明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马嗣明,河内人氏。年轻时通晓医术,博览经方,《甲乙》、《素问》、《......
- 《綦母怀文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綦母怀文,不知是何郡人士,用道术侍奉高祖。武定初,官军在邙山同周文......
- 《皇甫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皇甫玉,不知是哪里人氏。善相人,常游王侯家。世宗从颍川带着整顿好......
- 《由吾道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由吾道荣,琅笽人氏。少时喜好道法,与其志同道合者一起入长白、太山......
- 《毕义云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毕义云,小字。。儿。年轻时粗鲁豪放,家住兖州北境,故其经常抢劫过往......
- 《宋游道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宋游道,广平人氏,其先祖从敦煌迁移来此。父季预,做过渤海太守。游道......
- 《苏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氏。父备,仕魏官至卫尉少卿。琼幼年时随父在边地......
- 《颜之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氏。父勰,梁湘东王绎镇西府咨议参军。其家世......
- 《刘逖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刘逖,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人氏。祖芳,魏太常卿。父有或,金紫光禄大夫。......
- 《樊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
- 《儒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人氏。九岁进学,诵读《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了......
- 《封述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封述,字君义,渤海艹。。地人氏。父轨,廷尉卿、济州刺史。述有才干,十......
- 《阳休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陽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氏。父固,魏洛陽令,赠太常少卿。休之俊爽......
- 《卢叔武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卢叔武,范陽涿地人氏,青州刺史文伟之侄。父光宗,有志尚。叔武两位兄......
- 《卢潜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卢潜,范陽涿地人氏。祖尚之,魏济州刺史。父文符,通直侍郎。潜容貌魁......
- 《祖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祖珽,字孝征,范陽遒县人氏。父莹,魏护军将军。珽神情机警,词藻劲逸,年......
- 《崔季舒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氏。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年时为孤儿。......
- 《魏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陽人氏。曾祖名缉,祖父名韶。父子建,字......
- 《邢邵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邢邵,字子才,河间莫阝地人氏,魏太常贞的后代。父虬,魏光禄卿。邵小字......
- 《杨忄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杨忄音,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陰人氏。父津,魏时官至司空、侍中。。......
- 《徐之才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徐之才,丹陽人氏。父雄,事南齐,官至兰陵太守,因医术高明被江左称道。......
- 《陆法和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陆法和,不知道是何地人氏,隐居江陵百里洲,其衣食居处,与苦行的沙门和......
- 《王晞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昕弟晞,字叔明,小名沙弥。幼时孝谨,文雅有气度,好学不倦,容仪漂亮,风......
- 《王昕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昕,字元景,北海剧县人氏。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定居于华山。。城。......
- 《崔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昂,字怀远,博陵安平人氏。祖父挺,魏幽州刺史。昂七岁便成了孤儿。......
- 《高德政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艹。。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年时聪慧机......
- 《崔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
- 《元孝友传一》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
- 《薛琡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薛琡,字昙珍,河南人氏。其先祖为代地人,本姓叱干氏。父豹子,魏徐州刺......
- 《王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氏,为小部酋帅。父基,读过许多书,有智略。初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