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北齐书 > 50章 > 文宣纪

北齐书

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章节目录:《50章》 《100章

文宣纪

书籍: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2-20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同母弟。帝身体有鳞,两个脚后跟,不喜好游戏,沉着有风度。高祖曾试探着考察几位儿子的理事能力,让他们各自整治一堆乱丝,只有帝一个人独自抽出刀来将丝斩断,说:“乱,就应该斩。”高祖赞同。又分发给他们武器,并让四散而出,同时指使甲士彭乐等佯装攻击他们。见此情况,世宗等人怖惧,帝便组织起诸弟,与彭乐对阵。乐去掉头盔,讲明实情,帝还是把他抓起来交给了高祖。高祖对其另眼相待,曾对薛王叔说:“此儿的意向见解超过了我。”幼年时从师范陽人卢景裕,聪敏过人,景裕无法预测。天平二年(535),授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太原郡开国公。武定元年(543),加侍中。二年,转尚书左仆射、领军将军。五年,授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

武定七年八月,世宗遇害,事情突然,内外震惊。帝神色不变,指挥部署,亲自脔割盗贼又用漆涂了凶手的头,事后才慢慢地放出风来:“奴反,大将军受了一点伤,没有什么关系。”当时朝廷内外没有人对他不佩服的。帝赶赴晋陽,亲理庶政,务从宽厚,不便于民众的事情全部减省掉了。

八年春正月十八日,魏诏令进帝位为使持节、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食邑一万户。三月十二日,魏又晋封帝齐王,食冀州的渤海、长乐、安德、武邑和瀛州的河间五郡,邑十万户。

夏五月初三,帝前往邺城。初六,进位相国,总领百官,封冀州的渤海、长乐、安德、武邑和瀛州的河间、高陽、章武和定州的中山、常山、博陵十郡给帝,食邑二十万户,加九锡,殊礼,齐王依然保留。魏帝派兼太尉彭城王韶、司空潘相乐册命。还向帝递送玺书,派兼太保彭城王韶、兼司空敬显俊奉献皇帝玺绶。其禅代礼仪依据唐虞、汉魏故例。尚书令高隆之率领百僚劝进。初十,在南郊即皇帝位,下诏大赦天下,改武定八年(550)为天保元年。

十一月,周文帝率兵抵陕城,分派骑兵向北,至建州。二十日,帝亲自领兵出发,驻扎都城东边。周文帝听到北齐军军容整齐的报告,感叹着说:“高欢没有死。”于是退兵。

十年冬十月初十,帝暴亡于晋陽宫德陽堂,时年三十一岁。

帝年轻时抱负远大,志识沉敏,外柔内刚,坚决果敢。喜好政事,测始知终,理剧处繁,终日不倦。初践大位,留心政术,用法御下,公平为先。或有违犯宪章,虽亲戚旧勋,必无宽贷,内外清静,莫不整肃。至于军国大计,神机妙算,规模宏远,有人君的大略。又因三方鼎立,诸夷未宾,修缮甲兵,训练士卒,建置百保军士作为左右宿卫。常临行阵,亲当矢石,锋刃交接,只担心前面的敌人不多,屡历艰难,常取胜利。曾在东山宴游,以关陇未平,摔杯大怒,召魏收来御前,速成诏书,宣布远近,将伐西周。这年,周文帝殂,西人惊恐,帝常有度陇的打算。

征伐四方,威振夷夏,六七年后,以功业自傲,于是留连沉湎,纵行婬暴。或亲自鼓舞,歌唱不止,通宵达旦,以夜继昼。或袒露肉体,涂脂抹粉,胡服散发,杂衣锦彩。拔刃张弓,游行市肆。勋戚之宅,朝夕临幸。时乘骆驼牛驴,不置鞍座笼头,盛暑严夏,隆冬酷寒,或烈日烤身,脱衣驰骋,从者不堪,帝处之泰然。亲戚贵臣,左右近侍,前呼后拥,无有等级。征集婬妇,分给从官,朝夕临视,作为娱乐。屠戮诛杀,多令肢解,或焚之于火,或投之于河。时时醉酒,更加狂暴。进入末年,常称见到了诸多鬼怪,也说听到了众多异声。稍不如意,便行杀戮,诸元宗室全被处死,永安、上党诸王并遭冤酷,高隆之、高德政、杜弼、王元景、李。。之等均以无罪受害。曾在晋陽用长矛戏刺都督尉子耀,应手人亡。又在三台大光殿上,用餎餎都督穆嵩,以至于死。又曾幸开府暴显的家,随从中有都督韩胐,忽然被喊出来斩杀。其余滥杀,不可胜记。朝野怨恨,各怀憎心。帝一向用严刑御下,加之默识强记,百僚战栗,不敢为非作歹,文武近臣朝不虑夕。多喜营建,百役繁兴,举国騷扰,公私劳弊。凡是赏赐,却无节制,致使府藏很快空虚。自皇太后诸王以及内外勋旧,无不愁惧危悚,奈何不得。末年之后,不能进食,惟有饮酒,麴蘖成灾,因此断送了性命。

文宣纪相关文章

  • 王峻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氏。聪明有才干。高祖请他做相府墨曹参军,因事辞......
  • 徐远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徐远,字彦遐,广宁石门人氏。其祖先出自广平。曾祖父定,为云中军将、......
  • 赵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
  • 张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氏。父凤,晋州长史。耀年轻时坚贞谨慎,颇通吏......
  • 张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亮,字伯德,西河隰城人氏。年轻时有才干,初事尔朱兆,拜平远将军,因功......
  • 张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纂,字徽纂,代郡平城人氏。父烈,桑乾太守。纂初事尔朱荣,又任尔朱兆......
  • 杜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杜弼,字辅玄,中山曲陽人氏,小字辅国。自序说,本是京兆杜陵人氏,弼曾同......
  • 陈元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
  • 孙搴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氏。少时厉志好学,从检校御史迁为国子助教。太保......
  • 崔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崔鸊,字长孺,清河东武城人氏。父休,魏七兵尚书,赠仆射。鸊状貌伟丽,举......
  • 魏兰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魏兰根,巨鹿下曲陽人氏。父亲伯成,魏太山太守。兰根身高八尺,仪貌俊......
  • 卢文伟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卢文伟,字休族,范陽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
  • 李元忠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氏。曾祖父灵,魏定州刺史、巨鹿公。祖父恢,镇西将......
  • 封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地人氏。父回,魏朝的司空。隆之生性宽......
  • 高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乾,字乾邕,渤海。。地人氏。父翼,字次同,豪侠有风度,被州中人士所尊......
  • 慕容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慕容俨,字恃德,清都成安人氏,慕容蝅的后代。父叱头,魏南顿太守,身高一......
  • 步大汗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步大汗萨,太安狄那人氏。曾祖荣,仕魏历职金门、化正二郡太守。父居......
  • 叱列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叱列平,字杀鬼,代郡西部地方的人氏,其家世代为酋帅。平有容貌,须髯漂......
  • 薛修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薛修义,字公让,河东汾陰人士。曾祖绍,魏七兵尚书、太子太保。祖父寿......
  • 慕容绍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慕容绍宗,是慕容晃第四个儿子太原王恪的后代。曾祖腾,投奔魏后,就定......
  • 王则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则,字元轨,自称为太原人氏。少时骁勇果敢,有武艺。早年随叔父魏广......
  • 宋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宋显,字仲华,敦煌交力谷人氏。性格直率,敢说敢干,而且有才能。初事尔......
  • 尧雄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
  • 斛律羌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羌举,太安人氏。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父谨,魏龙骧将军、武川镇......
  • 张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琼,字连德,代地人氏。年轻时强壮健康,有武艺,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
  • 司马子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地人氏。八世祖模,晋时为司空,南陽王,模长子保......
  • 高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
  • 孙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孙腾,字龙雀,咸陽石安人氏。祖通,仕沮渠氏为中书舍人,沮渠氏败,入魏,定......
  • 斛律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魏末,跟随父......
  • 斛律金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氏。高祖倍侯利,因强壮武勇而扬名塞外......
  • 段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年时善骑会射,有武将之才。因他是武明皇后......
  • 段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氏。祖父段信,仕沮渠氏,后入魏朝,因豪族身份被......
  • 厍士文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厍士文性格孤直,即便是至亲乡邻,也难与交往亲近。在齐,袭封章武郡王......
  • 尉景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尉景,字士真,善无人氏。秦、汉设置尉侯官,他的祖先有任此职者,因此以......
  • 窦泰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氏。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祖罗,魏统万镇镇将,因......
  • 高思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思好原本为浩氏之子,思宗把他当作弟弟抚养,但待他极其刻薄。年少......
  • 清河王高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清河王高岳,字洪略,高祖从父弟。父高翻,字飞雀,魏朝赠太尉,谥孝宣公。......
  • 赵郡王高琛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郡王高琛,字永宝,高祖的弟弟。少时熟习弓马,有志气。高祖匡正天下......
  • 琅邪王高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琅笽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第三子。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
  • 安德王高延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安德王高延宗,文襄帝第五子。母亲陈氏,为广陽王姬。延宗年幼时为文......
  • 上党王高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上党刚肃王高涣,字敬寿,神武帝第七子。姿容雄俊,洒脱不拘。虽是孩童......
  • 神武娄后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少时聪明,很多豪族大家都......
  • 幼主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幼主名恒,后主的长子。母亲穆皇后。幼主武平元年(570)六月生于邺......
  • 后主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后主讳名纬,字仁纲,武成皇帝的长子。母为胡皇后。胡梦见坐着玉盆在......
  • 武成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同母弟。仪表奇伟,神武尤......
  • 孝昭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同母弟。幼时俊伟不凡,早......
  • 废帝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550),立为皇......
  • 文宣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同母弟。帝身体有鳞,两个脚......
  • 文襄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宗文襄皇帝讳名澄,字子惠,神武的长子,母亲娄太后。幼年聪慧,神武很......
  • 神武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神武纪(上)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地人氏。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