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北齐书 > 50章 > 清河王高岳传

北齐书

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章节目录:《50章》 《100章

清河王高岳传

书籍: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2-20

清河王高岳,字洪略,高祖从父弟。父高翻,字飞雀,魏朝赠太尉,谥孝宣公。岳幼年孤单贫穷,很少人认识他。长大后敦厚朴直,身材高大,深沉且有气量。最早岳的家在洛陽,高祖每次接受使命来洛,必定住在岳家。岳的母亲山氏,曾半夜起来,看见高祖的住室有光亮,偷偷地往里看,却没有灯,第二天让高祖睡另外的房间,还是这样。她十分惊奇,就到卜者那里求筮,占语称:“吉,《易》说‘龙飞天上,是大人的造化’,飞龙九五是大人的卦象,贵不可言。”山氏回家将占筮之事报告给了高祖。后高祖于信都起兵,山氏听到后,十分高兴,对岳说:“红光的瑞兆,今天当要验证了,你可以从小路赶去投奔,同他一道共谋大事。”于是岳赶赴信都。高祖见岳,极其欢悦。

中兴初年,授散骑常侍、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领武卫将军。高祖在韩陵同四胡交战,高祖统中军,高昂率左军,岳将右军。中军大败,胡贼乘势推进,岳举旗大喊,率先冲进敌阵,高祖才挥师反击,里外夹攻,大破四胡。因功拜卫将军、右光禄大夫,仍领武卫将军。太昌初,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领左右卫,封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户。母亲山氏,封为郡君,授女侍中,入宫服侍皇后。此时尔朱兆还占领着并州,高祖准备出兵攻讨,令岳留守京师,迁官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天平二年(535),除侍中、六州军事都督,不久加开府。岳招纳贤士,以为僚属,受时论赞美。很快总监典书,复为侍学,除使持节、六州大都督、冀州大中正。不久拜京畿大都督。他所管辖的六州事务都在京畿处理。时高祖在晋陽理事,岳与侍中孙腾等人则在京师辅政。元象二年(539),因母死而去职。岳十分孝顺,尽心赡养,母亲若有疾病,他便会衣不解带地认真照顾。守孝时,哀毁骨立。高祖极其担忧,每天都要派人上门问候安慰。很快起复本官。二年,除兼领军将军。兴和初年,世宗入京总理朝政,岳出为使持节、都督、冀州刺史,侍中、骠骑、开府仪同等职依旧。三年,转任青州刺史。岳掌权时间长,一向让朝野畏服,当任职青、冀二州后,百姓望风战栗。武定元年(543),任晋州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到了“绥边”的称誉。此时岳患病,高祖请他回并治疗,病愈,又回到了晋州。

高祖崩,侯景叛,世宗召岳回并,共商攻讨侯景的大计。这时,梁武帝趁机派贞陽侯萧明率众赶往寒山,阻挡泗水淹灌彭城,与侯景互为犄角支援。岳统率诸军南讨,与行台慕容绍宗等击打萧明,大获全胜,在战场上活捉了萧明和他手下的大将胡贵孙,俘虏以及杀死的有几万人。侯景就拥众在涡陽,与左卫将军刘丰等人相对抗。岳又回军向侯景进攻,大败景军,景一个人骑马逃遁。六年,以功任侍中、太尉,其余官职如故,别封为新昌县子。又拜使持节、河南总管、大都督,率领慕容绍宗、刘丰等人讨伐王思政。思政据长社城以固守,岳等人便引来洧水灌城。绍宗、刘丰被思政虏获,关西出兵增援思政,岳内防外御,胸有成竹。长社城涌进了很多的水。适逢世宗亲临督战,几天就将长社城攻破,并且抓获了思政等人。因功别封真定县男,世宗认为攻下长社是自己的功劳,所以对岳的奖赏不太丰厚。

世宗死,显祖出京安抚晋陽,令岳以本官兼尚书左仆射,留守京师。天保初,晋封清河郡王,不久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宗师、司州牧。五年(554),加太保。梁朝萧绎被周军逼迫,遣使告急,还请求支援。冬,帝诏岳为西南道大行台,都统司徒潘相乐等援救江陵。六年正月,军队驻扎义陽,正好荆州城被周军攻陷,岳乘机抢占了向南一直到郢州的土地,还抓获了梁的郢州刺史陆法和,占领了郢州城。岳先派人将法和送往京城,命令仪同慕容俨据守郢城。朝廷得江陵陷落消息,诏令岳回师。

岳自率军攻讨寒山、长社,及进攻随、陆,均有战功,威名更重。但他喜好奢侈,尤悦酒色,歌姬舞女,陈鼎击钟,诸王都赶不上他。当初,高归彦少孤,高祖请岳抚养,岳认为他年少,待其刻薄。归彦心里不高兴但没有挂在嘴上。当归彦做了领军,大受宠幸时,岳以为他会感谢自己,因此十分地依赖他。归彦秘密地搜寻他的短处。岳在城南修建宅第,在听事厅后开小巷。归彦向帝报告说:“清河王修建的住宅,规格与帝宫相似,还造有永巷,只不过没有阙而已。”显祖听报告后心中厌恶,就渐渐地疏远了他。岳又请显祖征召邺城妇女薛氏入宫,但岳却把薛氏传唤到了自己的住宅,这是由于薛氏姊姊的缘故。帝将薛氏姊吊起来砍掉了脚后杀死了她,责备岳奸婬民女。岳辩解道:“我本来是想娶她为妻的,但她轻薄,我讨厌,不是奸污。”帝更加恼怒。六年十一月,遣高归彦到他的家中给以严厉责备。岳忧惧不知如何是好,几天后就死了,因此社会上议论纷纷,认为是皇帝赐鸩的结果。朝野都为他惋惜。岳死时四十四岁。帝诏大鸿胪监护丧事,赠使持节、都督冀定沧瀛赵幽济七州诸军、太宰、太傅、定州刺史,假黄钺,给。。车京车,。。物二千段,谥号昭武。

当初岳与高祖筹谋天下,家有私兵,收藏着武器,储集铠甲多领。世宗末年,岳认为四海太平,上表请求交纳。世宗极其看重至亲的关系,对岳十分信任,说:“叔叔位居肺腑,职在卫国,所有兵甲,本为国用,叔叔为何疑惑而要上交呢?”文宣帝时,岳也多次请求交纳,但没有得到同意。临死之前,上表谢恩,并请将兵甲上交武库。直至葬事完毕,朝廷才批准他的生前请求。皇建中,配享世宗庙庭。后来归彦叛逆,世祖明白归彦原先对岳的诬陷,说:“清河忠烈,尽心皇室,但归彦攻击他,是离间我们的关系。”籍没归彦家口财产,将良贱百口赏赐给岳家。后又思念岳的功劳,重赠太师、太保,余官依旧。子劢嗣继。

劢,字敬德,夙智早成,为显祖钟爱。年七岁,被派去侍奉皇太子。后任青州刺史。拜官之日,显祖告诫他说:“叔父前为青州刺史,有很多的惠政,所以派你去安抚那里的民众,要好好用心,不要败坏了你父亲的名声。”劢流着泪说:“我年纪尚小,就蒙受如此的提拔,虽要竭尽全力,但还是害怕愧对先父。”帝说:“你既然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也就不须担心了。”很快又追授武卫将军、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由于清河地在京畿之内,改封乐安王。转侍中、尚书右仆射,出为朔州行台仆射。

后主败晋州,胡太后从土门道返回京城,帝敕劢统领兵马,侍卫太后。这时的佞幸宦官,依然肆行暴虐,看见老百姓的鸡猪,他们就放出鹰犬追逐猎取。劢抓住了仪同三司苟子溢,示众后想将他处死,太后下令,劢被迫将其释放。刘文殊私底下对劢说:“子溢之徒,一语可成祸福,怎能容忍他们胡作非为,难道没有考虑后世的诽谤?”劢捋袖伸臂对文殊讲:“从献武皇帝以来,抚养士卒,委政贤士,用武行师,未尝出现破绽。眼下西寇已经占领了并州,达官贵人很多投敌叛国,正是因为这伙人的专政弄权,所以内外离心,衣冠解体。如果今天能斩杀此辈,明日我被处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王是国家的亲戚,应同朝廷一样的好恶。反而讲出了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希望!”

太后刚刚回到邺,周军就接踵而至,所以人们都很害怕,几乎没有了斗志,朝士投降,日夜相继。劢因此上书后主说:“眼下叛投的,多是达官贵人,但老百姓却还没有生出贰心。请将五品以上官吏的家属,在三台安置,并威胁他们说:‘如果仗打败了,后撤时就要焚毁三台。’这些人顾惜妻子,一定要拼命战斗。再说王师多次失败,周军轻视我们,现在背城一战,一定可以打败周军,这是上等计策。”后主始终没有采纳劢的建议。齐亡后劢入周,依制度授开府。隋时分别做过扬、楚、光、洮四州刺史。开皇中卒。

清河王高岳传相关文章

  • 王峻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氏。聪明有才干。高祖请他做相府墨曹参军,因事辞......
  • 徐远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徐远,字彦遐,广宁石门人氏。其祖先出自广平。曾祖父定,为云中军将、......
  • 赵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
  • 张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氏。父凤,晋州长史。耀年轻时坚贞谨慎,颇通吏......
  • 张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亮,字伯德,西河隰城人氏。年轻时有才干,初事尔朱兆,拜平远将军,因功......
  • 张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纂,字徽纂,代郡平城人氏。父烈,桑乾太守。纂初事尔朱荣,又任尔朱兆......
  • 杜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杜弼,字辅玄,中山曲陽人氏,小字辅国。自序说,本是京兆杜陵人氏,弼曾同......
  • 陈元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
  • 孙搴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氏。少时厉志好学,从检校御史迁为国子助教。太保......
  • 崔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崔鸊,字长孺,清河东武城人氏。父休,魏七兵尚书,赠仆射。鸊状貌伟丽,举......
  • 魏兰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魏兰根,巨鹿下曲陽人氏。父亲伯成,魏太山太守。兰根身高八尺,仪貌俊......
  • 卢文伟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卢文伟,字休族,范陽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
  • 李元忠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氏。曾祖父灵,魏定州刺史、巨鹿公。祖父恢,镇西将......
  • 封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地人氏。父回,魏朝的司空。隆之生性宽......
  • 高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乾,字乾邕,渤海。。地人氏。父翼,字次同,豪侠有风度,被州中人士所尊......
  • 慕容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慕容俨,字恃德,清都成安人氏,慕容蝅的后代。父叱头,魏南顿太守,身高一......
  • 步大汗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步大汗萨,太安狄那人氏。曾祖荣,仕魏历职金门、化正二郡太守。父居......
  • 叱列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叱列平,字杀鬼,代郡西部地方的人氏,其家世代为酋帅。平有容貌,须髯漂......
  • 薛修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薛修义,字公让,河东汾陰人士。曾祖绍,魏七兵尚书、太子太保。祖父寿......
  • 慕容绍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慕容绍宗,是慕容晃第四个儿子太原王恪的后代。曾祖腾,投奔魏后,就定......
  • 王则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则,字元轨,自称为太原人氏。少时骁勇果敢,有武艺。早年随叔父魏广......
  • 宋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宋显,字仲华,敦煌交力谷人氏。性格直率,敢说敢干,而且有才能。初事尔......
  • 尧雄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
  • 斛律羌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羌举,太安人氏。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父谨,魏龙骧将军、武川镇......
  • 张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琼,字连德,代地人氏。年轻时强壮健康,有武艺,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
  • 司马子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地人氏。八世祖模,晋时为司空,南陽王,模长子保......
  • 高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
  • 孙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孙腾,字龙雀,咸陽石安人氏。祖通,仕沮渠氏为中书舍人,沮渠氏败,入魏,定......
  • 斛律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魏末,跟随父......
  • 斛律金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氏。高祖倍侯利,因强壮武勇而扬名塞外......
  • 段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年时善骑会射,有武将之才。因他是武明皇后......
  • 段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氏。祖父段信,仕沮渠氏,后入魏朝,因豪族身份被......
  • 厍士文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厍士文性格孤直,即便是至亲乡邻,也难与交往亲近。在齐,袭封章武郡王......
  • 尉景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尉景,字士真,善无人氏。秦、汉设置尉侯官,他的祖先有任此职者,因此以......
  • 窦泰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氏。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祖罗,魏统万镇镇将,因......
  • 高思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思好原本为浩氏之子,思宗把他当作弟弟抚养,但待他极其刻薄。年少......
  • 清河王高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清河王高岳,字洪略,高祖从父弟。父高翻,字飞雀,魏朝赠太尉,谥孝宣公。......
  • 赵郡王高琛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郡王高琛,字永宝,高祖的弟弟。少时熟习弓马,有志气。高祖匡正天下......
  • 琅邪王高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琅笽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第三子。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
  • 安德王高延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安德王高延宗,文襄帝第五子。母亲陈氏,为广陽王姬。延宗年幼时为文......
  • 上党王高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上党刚肃王高涣,字敬寿,神武帝第七子。姿容雄俊,洒脱不拘。虽是孩童......
  • 神武娄后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少时聪明,很多豪族大家都......
  • 幼主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幼主名恒,后主的长子。母亲穆皇后。幼主武平元年(570)六月生于邺......
  • 后主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后主讳名纬,字仁纲,武成皇帝的长子。母为胡皇后。胡梦见坐着玉盆在......
  • 武成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同母弟。仪表奇伟,神武尤......
  • 孝昭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同母弟。幼时俊伟不凡,早......
  • 废帝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550),立为皇......
  • 文宣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同母弟。帝身体有鳞,两个脚......
  • 文襄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宗文襄皇帝讳名澄,字子惠,神武的长子,母亲娄太后。幼年聪慧,神武很......
  • 神武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神武纪(上)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地人氏。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