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北齐书 > 50章 > 高隆之传

北齐书

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章节目录:《50章》 《100章

高隆之传

书籍: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2-20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守。因干被姑父高氏收养,所以就随了姑父的姓。隆之富贵后,魏朝赠干司徒公、雍州刺史。隆之后来立有辅佐之功,高祖请他做了叔伯弟弟,故称他是渤海。。地人氏。

隆之身高八尺,须髯漂亮,性格深沉且有志向。魏汝南王悦任司州牧,请他做了户曹从事。建义初年,被朝廷委任为员外散骑常侍,同行台于晖前往泰山讨伐羊侃,晖推荐隆之为行台郎中,又拜给事中。这时,同高祖关系极其密切。高祖移驻晋州,任命他为治中,并行平陽郡刺史事。

随从高祖在山东起义后,被擢升为大行台右丞。魏中兴初年,除御史中尉,领尚食典御之职。跟着高祖平定邺地后,摄行相州刺史事。从高祖在韩陵打败了四胡。太昌初,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西魏魏文帝曾因喝酒之事与隆之结怨,而罢免了他的官爵。高祖责备隆之不会协作忍让,便上书皇帝请放隆之出都城任北道行台,转并州刺史,封平原郡公,食邑一千七百户。隆之请求减除七百户,还希望能让出自己的四阶转授给兄长高腾,朝廷特意下诏批准了他的请求,依然委任他做沧州刺史。高祖诛讨斛斯椿,拜隆之为大行台尚书。大司马、清河王。。为帝,拜隆之侍中、尚书右仆射,领御史中尉。他因浪费诸多人力,修建寺塔,而遭高祖责备。

天平初年,其母去世,隆之卸职守孝,很快帝诏令起复为并州刺史,入朝做尚书右仆射。此时初次由国家颁发给百姓田地,贵家势族乘机抢占良田美地,贫寒弱小得到的却是瘠薄之土。隆之启禀高祖,马上全部进行了更改,才算取得了均平。又兼任营构大将之职,京城内的所有制造,都由他掌管。扩筑南边城墙,长达二十五华里。因为漳水临近皇宫,他又修造长堤用以防备洪水的暴涨。他还开挖渠道导引漳水入护城河,建造治水的碾石岂,这些都是有益于时的好事。

魏从孝昌年开始,天下动乱,刺史太守都是本州本郡的都督,即使没有战事,也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佐僚,因此对当地百姓颇多侵扰。隆之上表,认为这都不是边境要地,而所有的兵马应该全部撤裁。另外,朝贵们喜欢凭借常侍的官职来获得貂蝉的服饰,隆之上表请求解除自己的侍中之职,并同时希望所有享用侍中服饰的,也一概罢免。帝采纳其建议,下诏执行。自从国家进入多事之秋后,冒名顶替、窃居官位者不可胜数,隆之奏请检括,因涉及到五万多人,而引得舆论大哗,隆之惧怕起事,便停止了。帝诏令隆之监起居事,进位司徒公。

武定中,隆之为河北括户大使。旋被朝廷召还,授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不久兼任侍中。依前出任青州刺史。又被追回,拜太子太师、兼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迁太保。此时世宗主持朝政,使得世风大变,隆之偶尔收纳贿赂,世宗知晓后,就在尚书省当众大加斥责。

齐立国,进隆之爵位为王。很快又以本官录尚书事,兼领大宗正卿,监修国史。隆之性格小有虚浮,对朝廷的羽仪、百戏、服制等常有改易,而不遵循旧制,所以招致了时论的非议。他在射堂的靶墙上建了三个具有壮勇之势的人像。显祖曾到东山,在射箭的时候对隆之说:“射堂的靶墙上可做成猛兽形象,以便保存古义,你为什么要作成人形?整天用箭射它们,我是不愿意的。”隆之听了,无言以对。

早些年,世宗交付重任给兼右仆射崔暹、黄门郎崔季舒等人,当世宗驾崩的时候,隆之向显祖进言,请他将这几个人处死,但遭到了拒绝。显祖认为隆之是旧人,便委托给政事,崔季舒诸人则利用原先结下的矛盾,向帝进谗说:“隆之每当接见上诉之人,就显示出特别的哀矜情绪,用来反映自己的权力有限。”显祖认为隆之承担的职掌重大,知道他受了冤枉,极力地给以了保护,但又认为他推脱责任,求其声名,不是大臣的风度。天保五年(554),隆之被拘禁到了尚书省。有次,隆之与元昶一道喝酒,喝得正兴起的时候,对昶说:“同王交游往来,即使是死,也不会变卦。”有人将此话密报了朝廷。另外,文宣帝在未登基之日,常常遭受隆之的欺侮。帝将受魏禅让,大臣们都表示反对,隆之也是其中之一。帝均把这些事牢牢记在心里,趁此机会,新帐旧账一齐算,帝下令壮士将他狠狠地揍打了一顿。放出尚书省后,他想喝水,有人不给他,隆之说:“现在在哪里!”硬是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又随从车驾出外巡幸,一下子死在路上,时年六十有一。赠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尉、太保、冀州刺史、陽夏王。但没有得到谥号。

隆之虽然没有读书,但是崇尚文雅,凡遇缙绅名流,一定依礼接待。其寡姐做尼姑后,就像服侍母亲一样的对待;训育教导儿子,首先使用的还是文义。因此极得时论的称赏。显祖末年,猜忌怀疑,即便是对死去的隆之也不放过,不仅诛杀了他的儿子德枢等十余人,全部投尸漳河,而且挖开隆之的坟墓,从棺材中拖出他的尸体,下葬虽有一年多,形象却丝毫没有改变,帝叫人斩断肢体,抛弃漳河。一下子,隆之绝了后代。乾明中,朝廷诏令其兄子子远为隆之的后嗣,袭爵陽夏王,还归还了家产财宝。当初,隆之得高祖信任,但他陰险狠毒,对人稍有不满,肯定要想法报复。仪同三司崔孝芬想同他结成姻亲,没有成功,太府卿任集和他一道知掌营建构造,两人颇是不和,瀛州刺史元晏以私事相托,没有结果,于是,隆之故意找岔子捏造罪名,让朝廷一个个地加以处死。隆之最终满门抄斩,人们认为这是老天的报应。

高隆之传相关文章

  • 王峻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氏。聪明有才干。高祖请他做相府墨曹参军,因事辞......
  • 徐远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徐远,字彦遐,广宁石门人氏。其祖先出自广平。曾祖父定,为云中军将、......
  • 赵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
  • 张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氏。父凤,晋州长史。耀年轻时坚贞谨慎,颇通吏......
  • 张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亮,字伯德,西河隰城人氏。年轻时有才干,初事尔朱兆,拜平远将军,因功......
  • 张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纂,字徽纂,代郡平城人氏。父烈,桑乾太守。纂初事尔朱荣,又任尔朱兆......
  • 杜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杜弼,字辅玄,中山曲陽人氏,小字辅国。自序说,本是京兆杜陵人氏,弼曾同......
  • 陈元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
  • 孙搴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氏。少时厉志好学,从检校御史迁为国子助教。太保......
  • 崔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崔鸊,字长孺,清河东武城人氏。父休,魏七兵尚书,赠仆射。鸊状貌伟丽,举......
  • 魏兰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魏兰根,巨鹿下曲陽人氏。父亲伯成,魏太山太守。兰根身高八尺,仪貌俊......
  • 卢文伟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卢文伟,字休族,范陽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
  • 李元忠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氏。曾祖父灵,魏定州刺史、巨鹿公。祖父恢,镇西将......
  • 封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地人氏。父回,魏朝的司空。隆之生性宽......
  • 高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乾,字乾邕,渤海。。地人氏。父翼,字次同,豪侠有风度,被州中人士所尊......
  • 慕容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慕容俨,字恃德,清都成安人氏,慕容蝅的后代。父叱头,魏南顿太守,身高一......
  • 步大汗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步大汗萨,太安狄那人氏。曾祖荣,仕魏历职金门、化正二郡太守。父居......
  • 叱列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叱列平,字杀鬼,代郡西部地方的人氏,其家世代为酋帅。平有容貌,须髯漂......
  • 薛修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薛修义,字公让,河东汾陰人士。曾祖绍,魏七兵尚书、太子太保。祖父寿......
  • 慕容绍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慕容绍宗,是慕容晃第四个儿子太原王恪的后代。曾祖腾,投奔魏后,就定......
  • 王则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则,字元轨,自称为太原人氏。少时骁勇果敢,有武艺。早年随叔父魏广......
  • 宋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宋显,字仲华,敦煌交力谷人氏。性格直率,敢说敢干,而且有才能。初事尔......
  • 尧雄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
  • 斛律羌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羌举,太安人氏。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父谨,魏龙骧将军、武川镇......
  • 张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琼,字连德,代地人氏。年轻时强壮健康,有武艺,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
  • 司马子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地人氏。八世祖模,晋时为司空,南陽王,模长子保......
  • 高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
  • 孙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孙腾,字龙雀,咸陽石安人氏。祖通,仕沮渠氏为中书舍人,沮渠氏败,入魏,定......
  • 斛律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魏末,跟随父......
  • 斛律金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氏。高祖倍侯利,因强壮武勇而扬名塞外......
  • 段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年时善骑会射,有武将之才。因他是武明皇后......
  • 段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氏。祖父段信,仕沮渠氏,后入魏朝,因豪族身份被......
  • 厍士文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厍士文性格孤直,即便是至亲乡邻,也难与交往亲近。在齐,袭封章武郡王......
  • 尉景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尉景,字士真,善无人氏。秦、汉设置尉侯官,他的祖先有任此职者,因此以......
  • 窦泰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氏。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祖罗,魏统万镇镇将,因......
  • 高思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思好原本为浩氏之子,思宗把他当作弟弟抚养,但待他极其刻薄。年少......
  • 清河王高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清河王高岳,字洪略,高祖从父弟。父高翻,字飞雀,魏朝赠太尉,谥孝宣公。......
  • 赵郡王高琛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郡王高琛,字永宝,高祖的弟弟。少时熟习弓马,有志气。高祖匡正天下......
  • 琅邪王高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琅笽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第三子。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
  • 安德王高延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安德王高延宗,文襄帝第五子。母亲陈氏,为广陽王姬。延宗年幼时为文......
  • 上党王高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上党刚肃王高涣,字敬寿,神武帝第七子。姿容雄俊,洒脱不拘。虽是孩童......
  • 神武娄后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少时聪明,很多豪族大家都......
  • 幼主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幼主名恒,后主的长子。母亲穆皇后。幼主武平元年(570)六月生于邺......
  • 后主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后主讳名纬,字仁纲,武成皇帝的长子。母为胡皇后。胡梦见坐着玉盆在......
  • 武成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同母弟。仪表奇伟,神武尤......
  • 孝昭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同母弟。幼时俊伟不凡,早......
  • 废帝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550),立为皇......
  • 文宣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同母弟。帝身体有鳞,两个脚......
  • 文襄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宗文襄皇帝讳名澄,字子惠,神武的长子,母亲娄太后。幼年聪慧,神武很......
  • 神武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神武纪(上)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地人氏。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