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魏兰根传
魏兰根,巨鹿下曲陽人氏。父亲伯成,魏太山太守。兰根身高八尺,仪貌俊伟,博览群书,诵《左氏传》、《周易》,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又做过定州长流参军。母亲去世,居丧守孝被时论称颂。兰根打算把母亲埋葬在常山郡境中,境中早就有董卓的祠堂,祠中有柏树。兰根认为董卓凶残无道,不应该让他的祠堂保存到如今,就砍倒柏树,做成棺椁。有人劝阻他不要砍伐,兰根不听,而且毫不犹豫,全部砍光。其父去世,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因忧伤悲哀骨瘦如柴。后为司空、司徒二府记室参军,转夏州平北府长史,入朝为司徒掾,出任本郡太守,均显示了为官的才能。
正光末,尚书令李崇为本郡都督,率众讨伐蠕蠕,引兰根为长史。兰根对崇说:“缘边各镇,控摄长远。往昔设置,地广人稀,或是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是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关部门加以变革,号称府户,役同厮养,官为婚配,致失清流。但其本宗旧族,各各显荣,顾此瞻彼,理应愤怨。更张琴瑟,即在今日。静境宁边,重事要事。当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为官,一依其旧,文武兼用,恩威并施。此计若行,国家便无北顾之忧了。”李崇上报朝廷,却没有得到回音。军还,除冠军将军,转司徒右长史、假节,行豫州事。
孝昌初,转任岐州刺史。从行台萧宝寅讨伐攻破宛川,掳掠民人做奴婢。宝寅将十位美女赏给兰根。兰根推辞说:“这个地区同强虏邻接,皇威在此没有得到伸张,民众无所适从,所以就有背叛。眼下当寒者给他衣穿,饥者给他饭吃,为什么要把他们当做仆隶?”于是宝寅全部让这些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岐州境中麦多五穗,邻州田鼠为灾,其害却不进岐境。适逢秦陇反叛,萧宝寅在泾州大败,高平虏贼进逼岐州,州城中的民众囚禁兰根,强迫他向贼投降。宝寅来到雍州,收聚亡散,兵威再振,城民便杀死了贼寇派来的刺史侯莫陈仲和,推兰根再为刺史。朝廷认为兰根得西土人心,加给持节、假平西将军、都督泾岐东秦南岐四州军事,兼四州行台尚书。不久入朝为光禄大夫。
孝昌末,河北流民南渡,朝廷任兰根兼尚书事,出使齐、济、二兖四州进行安抚,并设置郡县。河间的邢杲在青、兖间举起了反叛的旗帜。杲,是兰根的外甥。朝廷又诏令兰根受命进行安抚慰劳,杲无动于衷,兰根就随元天穆等人征讨。返归,除太府卿,推辞未就职。转任安东将军、中书令。
庄帝欲诛杀尔朱荣时,兰根听到了这一消息,就偷偷地向尔朱世隆作了报告。荣死,兰根担心庄帝知道自己泄密之事,忧疑恐惧而手足无所措。这期间,应诏王道习得庄帝宠信,兰根就向他求情,希望能放外任,将功补过。道习将其要求向朝廷禀报,朝廷便委任兰根为河北行台,准许在定州招募乡曲,打算用来防守井陉。此时尔朱荣的部将侯深从范陽赶赴中山,兰根同他交战,大败,逃跑到渤海投奔高乾。高乾兄弟举义,兰根也参与其事。高祖到来,认为兰根为素负重望之人,对他礼遇极重。中兴初,加车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
高祖将要进洛陽,派遣兰根先往京师。这时候废谁立谁还没有决定,高祖就请他观察魏前废帝。帝神采精明,兰根担心今后难以测防,便与高乾兄弟以及黄门崔。。一致请求,说废帝本是尔朱荣这批胡贼立起来的,今天如果让他继续为帝,在道理上讲不过去。高祖无可奈何,于是就立了武帝。废帝一向拥有德行事业,却遭受了兰根等人的攻击诋毁,因此,时论纷纷指斥批评兰根诸人。
太昌初,除兰根仪同三司,不久加开府,封巨鹿县侯,食邑七百户。上表朝廷,请将侯位授给兄子同达。兰根因有参预举义的勋劳,又位居宰相,所以此时便开始清理岐州的功绩,得到了永兴县侯的封爵,食邑一千户。高乾死后,兰根恐惧,离开自己的住宅,避入了寺院之中。武帝恼怒,大加谴责,兰根忧愁害怕,就称病辞掉了仆射之职。天平初,借病重上表,请求回故居。魏帝打发舍人石长宣来到家里劳问,依然保留其仪同三司,准许他回到故乡。二年(535)卒,时年六十一岁。赠冀定殷三州军事、定州刺史、司徒公、侍中,谥号文宣。兰根虽然依仗功劳而至显位,但极善于附会,出处之时,多以计数在先,是以不被清议推许。
长子相如,秘书郎中。由于有建义的功劳,不久加将军。承继父爵,迁安东将军、殷州别驾,入朝为侍御史。武定三年(545)卒。次子敬仲。肃宗时,佐命功臣配享祖庙,却没有兰根。敬仲上书陈说,帝认为诏令已经颁布,不好追改,便擢敬仲为祠部郎中。后死于章武太守任上。
兰根族弟明朗,博览经史,粗有文性。累迁大司马府法曹参军,兼尚书金部郎中。元颢入洛陽,明朗为南道行台郎中,被颢活捉。后弃颢逃归,朝廷拜其为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赐爵巨鹿侯。永安末,兰根为河北行台,用明朗为左丞。兰根在中山失败,他们便一同投奔了高祖。中兴初,拜抚军将军,出朝为安德太守。后转为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定州大中正。武定初,为显祖的谘议参军。出任平陽太守,被御史弹劾,而遭拘禁。遇病身亡。
明朗从弟恺,少年时性格直率而且有才辩。魏末,被辟举为开府行参军,慢慢地升为尚书郎、齐州长史。天保中,为出使陈朝的副使。迁青州长史,坚决推辞而未赴任。杨忄音将此事报告了朝廷。显祖知道后,大发脾气,对忄音说:“什么东西,我给你官,你却不做!明天他要来的,我同他讲。”这时显祖已经不得人心了,朝廷中的人士替恺担心,但恺却同无事人一般。显祖狠狠地斥责,说:“死和长史孰优,任凭你选择。”恺回答说:“能杀我的是陛下,不接受长史之职的是我,我还是跪下低头听诏书。”显祖对杨忄音说:“我不担心没人作官,为什么要苦劝这家伙?赶他回家,永不叙用。”因此许多年默默无闻。有一次在路上碰到了杨忄音,恺稍微吐露了一下心思。忄音说:“发诏授官,全由圣旨,并非吏部所为,你就不用申诉了。”恺应声而道:“虽说雨从天降,但还须云布四岳。你难道能说不知道?”忄音高兴地说:“你这话很是简明扼要,再就不需要多说什么了。”几天后,任恺霍州刺史。在职治理有方,得边民喜爱。太宁中,死于胶州刺史任上。
恺从子彦卿,魏大司农季景的儿子。武平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陈的副使。
彦卿弟澹,学识有词藻。武平初,任殿中御史,迁中书舍人,待诏文林馆。隋开皇中,为太子舍人、著作郎。澹撰《后魏书》九十二卷,甚合史体,时论称美。
魏兰根传相关文章
- 《王峻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峻,字峦嵩,灵丘人氏。聪明有才干。高祖请他做相府墨曹参军,因事辞......
- 《徐远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徐远,字彦遐,广宁石门人氏。其祖先出自广平。曾祖父定,为云中军将、......
- 《赵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氏。父达,幽州录事参军。起性格沉静谨慎而且有才......
- 《张耀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耀,字灵光,上谷昌平人氏。父凤,晋州长史。耀年轻时坚贞谨慎,颇通吏......
- 《张亮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亮,字伯德,西河隰城人氏。年轻时有才干,初事尔朱兆,拜平远将军,因功......
- 《张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纂,字徽纂,代郡平城人氏。父烈,桑乾太守。纂初事尔朱荣,又任尔朱兆......
- 《杜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杜弼,字辅玄,中山曲陽人氏,小字辅国。自序说,本是京兆杜陵人氏,弼曾同......
- 《陈元康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
- 《孙搴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氏。少时厉志好学,从检校御史迁为国子助教。太保......
- 《崔鸊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崔鸊,字长孺,清河东武城人氏。父休,魏七兵尚书,赠仆射。鸊状貌伟丽,举......
- 《魏兰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魏兰根,巨鹿下曲陽人氏。父亲伯成,魏太山太守。兰根身高八尺,仪貌俊......
- 《卢文伟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卢文伟,字休族,范陽涿地人氏。为北方豪族。父敞,过继伯父假为儿子。......
- 《李元忠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氏。曾祖父灵,魏定州刺史、巨鹿公。祖父恢,镇西将......
- 《封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地人氏。父回,魏朝的司空。隆之生性宽......
- 《高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乾,字乾邕,渤海。。地人氏。父翼,字次同,豪侠有风度,被州中人士所尊......
- 《慕容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慕容俨,字恃德,清都成安人氏,慕容蝅的后代。父叱头,魏南顿太守,身高一......
- 《步大汗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步大汗萨,太安狄那人氏。曾祖荣,仕魏历职金门、化正二郡太守。父居......
- 《叱列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叱列平,字杀鬼,代郡西部地方的人氏,其家世代为酋帅。平有容貌,须髯漂......
- 《薛修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薛修义,字公让,河东汾陰人士。曾祖绍,魏七兵尚书、太子太保。祖父寿......
- 《慕容绍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慕容绍宗,是慕容晃第四个儿子太原王恪的后代。曾祖腾,投奔魏后,就定......
- 《王则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王则,字元轨,自称为太原人氏。少时骁勇果敢,有武艺。早年随叔父魏广......
- 《宋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宋显,字仲华,敦煌交力谷人氏。性格直率,敢说敢干,而且有才能。初事尔......
- 《尧雄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
- 《斛律羌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羌举,太安人氏。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父谨,魏龙骧将军、武川镇......
- 《张琼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张琼,字连德,代地人氏。年轻时强壮健康,有武艺,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
- 《司马子如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地人氏。八世祖模,晋时为司空,南陽王,模长子保......
- 《高隆之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
- 《孙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孙腾,字龙雀,咸陽石安人氏。祖通,仕沮渠氏为中书舍人,沮渠氏败,入魏,定......
- 《斛律光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魏末,跟随父......
- 《斛律金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氏。高祖倍侯利,因强壮武勇而扬名塞外......
- 《段韶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年时善骑会射,有武将之才。因他是武明皇后......
- 《段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段荣,字子茂,姑臧武威人氏。祖父段信,仕沮渠氏,后入魏朝,因豪族身份被......
- 《厍士文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厍士文性格孤直,即便是至亲乡邻,也难与交往亲近。在齐,袭封章武郡王......
- 《尉景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尉景,字士真,善无人氏。秦、汉设置尉侯官,他的祖先有任此职者,因此以......
- 《窦泰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氏。本是清河观津的后代,祖罗,魏统万镇镇将,因......
- 《高思好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思好原本为浩氏之子,思宗把他当作弟弟抚养,但待他极其刻薄。年少......
- 《清河王高岳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清河王高岳,字洪略,高祖从父弟。父高翻,字飞雀,魏朝赠太尉,谥孝宣公。......
- 《赵郡王高琛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赵郡王高琛,字永宝,高祖的弟弟。少时熟习弓马,有志气。高祖匡正天下......
- 《琅邪王高俨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琅笽王高俨,字仁威,武成帝第三子。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
- 《安德王高延宗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安德王高延宗,文襄帝第五子。母亲陈氏,为广陽王姬。延宗年幼时为文......
- 《上党王高涣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上党刚肃王高涣,字敬寿,神武帝第七子。姿容雄俊,洒脱不拘。虽是孩童......
- 《神武娄后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少时聪明,很多豪族大家都......
- 《幼主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幼主名恒,后主的长子。母亲穆皇后。幼主武平元年(570)六月生于邺......
- 《后主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后主讳名纬,字仁纲,武成皇帝的长子。母为胡皇后。胡梦见坐着玉盆在......
- 《武成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同母弟。仪表奇伟,神武尤......
- 《孝昭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同母弟。幼时俊伟不凡,早......
- 《废帝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李皇后。天保元年(550),立为皇......
- 《文宣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显祖文宣皇帝讳洋,字子进,高祖第二子,世宗同母弟。帝身体有鳞,两个脚......
- 《文襄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世宗文襄皇帝讳名澄,字子惠,神武的长子,母亲娄太后。幼年聪慧,神武很......
- 《神武纪》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神武纪(上)齐高祖神武皇帝,姓高名欢,字贺六浑,渤海。。地人氏。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