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残卷
讽谏卷十一
讽,所以言不可言之言,谏不可谏之谏。谏不可拂其意,而宜恤其情。谏人者宜为人谋,不为己虑。
译文:含蓄的讽喻,是用来说不能够直接说出来的话的,劝诫不可以劝诫的事情的。劝谏者不可以忤逆对方的意愿,而需要体恤对方的情感。劝谏者应该为对方考虑,而不是为自己谋划。
或激之勉之,以证其不可行也。或讽之喻之,以示其缪。进而推之,以证其不可行也。谏不宜急而宜缓,言不宜直而宜曲。
译文:对受谏人应该用激将或者是劝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讽谏或者比喻,来说明对方的谬误。按照对方的思路推断下去,来证实对方的举动不可行。劝谏,不宜操之过急而应该缓和一些,言语不能太过直白而最好委婉说出。
嬉笑之中蕴乎理,诙谐之中寓乎道。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译文:在玩笑之间流露出道理,在诙谐之中包含道义。如果看到君主的过失而不去劝谏,是轻视君主的危难。轻视君主的危难这种事情,忠臣是不会去做的。
译文:含蓄的讽喻,是用来说不能够直接说出来的话的,劝诫不可以劝诫的事情的。劝谏者不可以忤逆对方的意愿,而需要体恤对方的情感。劝谏者应该为对方考虑,而不是为自己谋划。
或激之勉之,以证其不可行也。或讽之喻之,以示其缪。进而推之,以证其不可行也。谏不宜急而宜缓,言不宜直而宜曲。
译文:对受谏人应该用激将或者是劝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讽谏或者比喻,来说明对方的谬误。按照对方的思路推断下去,来证实对方的举动不可行。劝谏,不宜操之过急而应该缓和一些,言语不能太过直白而最好委婉说出。
嬉笑之中蕴乎理,诙谐之中寓乎道。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
译文:在玩笑之间流露出道理,在诙谐之中包含道义。如果看到君主的过失而不去劝谏,是轻视君主的危难。轻视君主的危难这种事情,忠臣是不会去做的。
上一篇:中伤卷十二
下一篇:机变卷十
讽谏卷十一相关文章
- 《美色卷十三》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乱德则贤人去,失政而小人兴。国则殆矣。译文:搞乱了德行贤人就会离......
- 《中伤卷十二》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天下之至毒莫过于谗。谗犹利器,一言之巧,犹胜万马千军。译文:天下最......
- 《讽谏卷十一》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讽,所以言不可言之言,谏不可谏之谏。谏不可拂其意,而宜恤其情。谏人......
- 《机变卷十》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身之存亡,系于一旦;国之安危,决于一夕。唯智者见微知著,临机而断。因......
- 《谬数卷九》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知其诡而不察,察而不示,导之以谬。攻子之盾,必持子之矛也。译文:知道......
- 《权奇卷八》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善察者明,慎思者智。诱之以计,待之以隙。不治狱而明判,不用兵而夺城......
- 《功心卷七》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城可摧而心不可折,帅可取而志不可夺。所难者惟在一心。攻其心,折其......
- 《度势卷六》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势者,适也。适之则生,逆之则危;得之则强,失之则弱。事有缓急,急不宜缓......
- 《避祸卷五》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
- 《事上卷四》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事上宜以诚,诚则无隙,故宁忤而不欺。不以小过而损大节,忠也,智也。译......
- 《用人卷三》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为政之道,在于辨善恶,明赏罚。倘法明而令审,不卜而吉;劳养功贵,不祝而......
- 《筹谋卷二》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君子谋国,而小人谋身。谋国者,先忧天下;谋己者,先利自身。盖智者所图......
- 《智察卷一》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着。翻译:月......